浅谈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创新在当前少部分矿山员工文化素养降低的情况下,如何创新煤矿安全生产培训工作显得日益重要,笔者认为,在目前煤矿事故增加的情况下,在员工的安全培训中,要加重联系实际的成分,深化浅出的形象直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形象直观教育是“实为主题”教学宗旨的精髓,其实际就是通过现场、实物或模拟演示(练)快速抓住学员的注意力,使学员有一种身临其境、课堂与现场零距离的感觉。这种培训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增强学员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兴趣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最佳培训效果。其特点和作用:第一个是直观形象,解决了纯理论、培训内容抽象空洞问题,使学员寓教于乐,容易掌握学习内容;第二个是有针对性,可以根据工作或生产实际情况,突出组织某一个方面的培训,还可以灵活的选择培训项目;三是有用性强,能加深认识,尤其是能弥补协议工(农民工)文化水平底、基础知识不足的缺点。 现在新学员岗前培训多是在教室进行,完成 72 学时培训课程后,签订师徒合同,然后正式进入现场实习操作。教学过程当中发现,以前没有下过井的学员,尤其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工,现场有些术语或者名词很难解讲清楚,直接影响到培训效果。理想的做法是,先集中讲一下入井须知,然后下井参观,老师边走边讲解,让学员感知井下景象,即对现场各个方面有一个感性认识,这样再到课堂讲课,学员就较容易接受了。参加安全培训的学员,文化程度、工作经验各不相同;认识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也有较大差别,模拟现场培训可以弥补其不足。比如顶板控制是矿山井下安全管理重点,许多顶板事故的直接原因就是因为支护质量差。许多学员认为,井下工作是粗活,没必要那么仔细。针对这种情况,在培训中运用模拟现场培训方式,如在一专门场所或防空硐室设置工作面、巷道场景,使学员身临其境,由老师讲解支护受力情况,并让学员亲自动手操作,以此激发学员学习兴趣,真正理解提高支护质量的重要性. 正如在一个工作面(作业场所)连续生产(施工)三个月以上要重新温习作业章程或安全技术措施一样,有的培训内容也要定期温习演习。如自救器使用培训,一般只是新学员入矿时培训一次,以后再很少涉及,大部分员工背了“一辈子”也没有真正使用过,时间长了容易产生麻痹心里,一旦发生事故就会措手不及。所以应常常温习、演习自救器的使用方法,定期通过实物讲解,让员工亲自动手,体会使用自救器的感受,牢记其使用方法,做到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