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同步导练 1.6 导学一、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的变化: 1.迁移方向: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国人口最初生活和繁衍于这一片地区。秦汉时期开始,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原因,我国人口频繁地迁移,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特别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从而使人口逐步扩散到我国的每一个地区。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估计,由于“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北方人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的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2.迁移原因——二、新中国成立后到 80 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总体上特点 ——(原因:这一时期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加上政策不允许农村居民迁入城市) 1.人口迁移的三个阶段(教材 20 页表 1.6)2.人口迁移的方向(教材 21 页表 1.7)净迁出地区——持平地区——净迁入地区(共 24 个省区)—— 3.人口迁移原因(7 点)三、80 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总体上特点 —— 因为 1984 年,中央放松了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的控制。( 深层次原 因祥见教材 22 ~ 23 页阅读材料:第一,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大量的农村劳 动力长期处于潜在的剩余状态。第二, 1984 年推出的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为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移民支边 战争自然灾害等我国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提供了契机。第三,城乡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是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最根本原因)1.人口迁移方向:(教材 21 页图 1.18)2.人口迁移原因(目的):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有关历史上我国人口迁移直接原因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 A.移民支边 B.耕地资源的大量开发C.战争频繁 D.自然灾害2.新中国成立后到 80 年代中期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 ) A.数量少、规模小,多自发行为 B.数量多、规模大,主要受政策制度的影响C.数量多、规模大,多自发行为 D.数量少、规模小,主要受政策制度的影响3.80 年代,我国出现大规模的流动人口的根本原因是 ( ) A.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潜在的剩余状态B.1984 年推出的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C.城乡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D.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4、1954 年~1984 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迁出与迁入持平的省区是A.山西省 B.内蒙古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5、20 世纪 80 年代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