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峰峰春晖中学 2014 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二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形成与发展学案 (1)确立皇帝制度 特点: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2)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制 三公及其职责:①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②太尉,负责全国军务;③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九卿:丞相之下设诸卿,有奉常卿、廷尉卿、典客卿、治粟内史、郎中令、太仆、少府等。(3)朝议制度 军政大事先由丞相、御史大夫、诸卿进行朝议,再由皇帝裁决。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4)地方----郡县制 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郡→县→乡→里。特点:郡县的长官都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意义:①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有效地控制;②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③ 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2、实行原因:①经济根源——维护封建自然经济基础的需要;②社会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③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3、作用:积极影响:①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②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③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消极影响:①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助长官僚作风和贪污腐败之风,人民毫无政治 权利和地位,民主政治无从发展;②在思想上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③在封建社会末期,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到封建社会后期,其消极作用逐渐增大。考点精练1.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A.周 B.秦 C.汉 D.唐2.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其主观目的是A.炫耀文治武功 B.树立专制权威 C.制造暴政依据 D.宣扬君权神授3.秦始皇确立的皇帝制度为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下列能体现此制度特点的是①“法令出一”②“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③“别黑白而定一尊”④“主独制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