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开始,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里去。”在几年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从中也体味了班主任的酸甜苦辣。但我始终如一,尽职尽责的去完成它,从实践中我也深刻体会到——要想当好班主任,就要从“心”开始,用“心”对待,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严以律已,做学生的表率“言教不如身教”,良师首先要“正人先正已”,我们老师的举止言行是一种特殊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所以做学生信得过的心目中的好老师首先要身先示范,这实际上就要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不仅要能给学生“讲道理”,更要给学生“做样子”。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克服言行不一,甚至言行相反的坏习气,如说假话、说空话、说大话、说套话、只说不做等。要以身作则,把言传和身教结合起来,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履行所提出的道德要求。如果言行脱节,学生就不会信服,也不会去行动,甚至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我一直模范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及坚持严谨的教学态度和奉献精神去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懂得更多的做人道理和学到更多的知识。例如:我们要求学生要讲究卫生,爱校如家,养成好习惯,老师应首先做到,让学生桌面整洁,不随地吐痰、扔纸,遇到纸屑主动捡起,用行动证明;我经常整理自己的桌面,不随地扔纸,遇到垃圾主动捡起,学生看到都另眼相看,他们也学习,早晨和学生见面时问好,我会非常有礼貌地回敬或点头微笑,老师的每一个微小的动作,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使他们觉得你亲切。再比如,我要求学生不准带首饰,首先我自己从来不带;要求学生穿着大方、整齐,我自己在衣着上十分注意,始终保持教师穿着的大方、得体;要求学生用心 爱心 专心上课不迟到,凡是我应到的场合——尤其是自己的正课和早读,一定准时到达。这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无不在影响着学生,绝大多数的学生能按学校的要求来严格要求自己。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有情感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具有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他们接受教育影响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是有选择的、有条件的。在知识更新加快、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老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到了初中阶段,逐渐地学生并不会因为我们老师年龄比他大就信服和尊重你,而是因为我们确实有知识才会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