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规范(GB/T50866-2013)1 总则1.0.1 为规范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保障光伏发电站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通过 35kV(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并网以及通过 lOkV(6kV)电压等级与公共电网连接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光伏发电站接人电力系统设计.1。0.3 光伏发电站接人系统设计应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建设规模、工程特点、发展规划和电力系统条件合理确定设计方案。1。0。4 光伏发电站接人系统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语2。0。1 并网点 pointofinterconnection(POI)对于有升压站的光伏发电站,指升压站高压侧母线或节点。对于无升压站的光伏发电站,指光伏发电站的输出汇总点.2。0。2 低电压穿越 lowvoltageridethrough(LVRT)当电力系统事故或扰动引起光伏发电站并网点的电压跌落时,在一定的电压跌落范围和时间间隔内,光伏发电站能够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的能力。2.0.3 孤岛 islanding包含负荷和电源的部分电网,从主网脱离后继续孤立运行的状态。孤岛可分为非计划性孤岛和计划性孤岛。2.0.4 非计划性孤岛 unintentionalislanding非计划、不受控地发生孤岛。2。0。5 计划性孤岛 intentionalislanding按预先配置的控制策略,有计划地发生孤岛.2。0.6 防孤岛 anti—islanding防止非计划性孤岛现象的发生。2.0.7T 接方式 Tintegration从现有电网中的某一条线路中间分接出一条线路接人其他用户的接人方式.3 基本规定3。0.1 光伏发电站接人系统设计,在进行电力电量平衡、潮流计算和电气参数选择时,应充分分析组件类型、跟踪方式和辐照度光伏发电站出力特性的影响.3.0.2 在进行接人系统设计时,可根据需要同时开展光伏发电站接入系统稳定性、无功电压和电能质量等专题研究。3.0。3 光伏发电站采用 T 接方式,在进行潮流计算、电能质量分析和继电保护设计时,应充分分析 T 接方式接人与专线接人的不同特点对电力系统的影响。3。0.4 光伏发电站接人系统设计应采用效率高、能耗低、可靠性高、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4 接人系统条件4。1 电力系统现况4.1。1 接人系统条件分析,应包括电力系统现况和发展规划分析,并应对光伏发电站进行概况分析。4。1。2 接人系统设计应进行电力系统现况分析,分析内容应包括电源、负荷、电网现况。4.1。3 电源现况应包括装机规模及电源结构、发电量、年利用小时数、调峰调频特性等。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