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目标导学知 识目标1、明确各种选举方式的含义、特点,理解民主选举的意义、民主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2、识记民主决策的重要性,理解民主决策的方式及意义; 3、识记村委会、居委会的含义及作用,理解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两种重要形式;4、识记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利、方式,理解民主监督的意义,联系事例分析公民如何行使监督权。能力目标1、学会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材料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培养和提高参与民主决策的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对有关错误观点和行为进行分析和批判的能力;4、增强和提高政治参与的责任感和实际本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增强主人翁责任感;2、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3、关注社会的公共生活和公共管理,培养公民意识;4、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第 1 课时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填一填1.我国的民主选举有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等方式。2.直接选举可以反映每个选民的意愿,间接选举适应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3.等额选举有利于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差额选举在候选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4.由于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的制约,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选举方式是不同的。5.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决定了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6.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7.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8.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悟一悟探究活动 1:(1)镜头一和镜头二的选举方式有哪些异同?(2)你能对这几种选举方式的意义和效果,作出自己的评估吗?(3)镜头三给了你哪些启示?提示 (1)镜头一是直接选举,镜头二是间接选举,镜头一和镜头二的选举都是差额选举。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相同点:都进行投票选举,都表达了选民的意愿,都是民主选举的方式。不同点:直接选举是每个选民都直接投票选举,一般适用于基层民主选举,在选民较少、分布较集中的情况下进行;间接选举时先由选民选出代表,再由这些代表来代表选民进行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