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概述Ø 语法=词法+句法;语法是连接古今汉语的时空隧道。Ø 阅读古文的三大障碍:眼花缭乱的词类活用;体系庞杂的文言虚词;纷繁变幻的文言句式。但是,理解了汉语语法,这一切都不再是障碍。所以,学语法不是为了懂语法,而是为了读懂文言文。Ø 理解汉语的词类,能见词判性;会分析古今句子的结构,一眼识别古文中的倒装句。知识精讲词类词可分实词和虚词两大类。(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独立成句。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2)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句子1.句子: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带着一定语调、表示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使用单位。2.句子分类:按句子结构分为单句和复句;按句子的用途或语气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3.单句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构成的,称为主谓句;由单个的词或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构成的,称为非主谓句。(1)主谓句:她‖瓜子脸; 她‖身份特殊(2)非主谓句:蛇! 站住! 好大的雨呀! 禁止吸烟! 嘿!4.单句的成分及概念:(1)句子成分及位置:[状]+(定)+ 主 +[状]+ 谓 +<补>+(定)+ 宾(2)概念:a.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b.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 “是什么”或“怎么样”。c.宾语:在谓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d.定语:是名词或代词前面的连带成分,主要用来修饰、限定名词或代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e.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f.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是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5.分析步骤: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谓,先把句子分成主语和谓语;第二步,找宾语,动词支配的对象就是宾语;第三步,找定、状、补语。定语到主语的前边和宾语的前边去找,状语在谓语的前面或主语的前面,补语在谓语的后面。6.两个特殊的句子:①双宾语:有的动词(如“给、送、教、告诉”等)可以带两个宾语。这样的宾语叫双宾语。离动词近的叫近宾语,离动词远的叫远宾语。如:a.给我笔 b.教你(一首)歌②兼语句:是指一个成分一身兼二任,既做前一个动词的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