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场所夜间救援对灯具的要求首先是灯具的安全性,在易燃易爆化学品物质泄漏的场所、煤矿井下作业现场,不因为了让用强光照明灯具而引发燃爆事故。其次是先进性,选用先进的光源和设计合理的灯具,使抢险救援的现场能获得较高的照明亮度和较长的照射距离。第三是适用性,各类灯具都要便于操作使用,对光束有扩束功能,俯仰、旋转灵活;第四是系列化,对于水上搜救、有毒易爆化学事故救援等,都有系列化的符合使用要求的灯具。第五是机动性,事故的发生后能随救援人员一起到达现场,快速展开照明作业。根据灯具的携带方式,可以分为:便于佩戴于头上或卡在胸衣上的“佩戴式灯具”(包括使用半导体光源的灯具),适合于手持携行的“便携式灯具”,须由人力抬动的“移动型灯具”、装载于机动车辆上的“车载型灯具”。上述灯具都应自带电源。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涉及的范围很广。还有一些特别的场所对抢险应急照明装置有特别的要求。例如:1. 输油、输气管道安全巡捡和泄漏事故的抢修照明近几年以来国内输油、输气管道的铺设正在快速进展。由陕北通往北京的天然气管道,由南海北部湾莺歌海域通往海口的输气管道均已铺设完毕。全长 4000km、管径超过 lm、输气压力达 10Mpa、年输气量为 180 亿立方米的由塔克拉玛干沙漠通往上海的输气的管道正在铺设中,将于 2025 年 1 月 1 日正式向上海及沿途城市供气。我国输送成品油的管线长度已达 1961km。输油、输气管道一旦发生泄漏,将可能产生失火爆炸的严重后果。1984 年 11 月 19 日凌晨,墨西哥城的一处天然气泄漏爆炸,造成 452 人死亡,几万人被热辐射灼伤。1989 年 6月 3 日夜,原苏联乌法市以东的天然气管道泄漏,引发的爆炸造成 400多人死亡、600 多人受伤,4km 以内的建筑物被摧毁。能源安全是国家利益所在。输油、输气管道的破坏会造成某一地区的能源供应中断,对经济的进展产生“立杆见影”的破坏力。国际恐怖分子将破坏输油、输气管道,切断能源供给作为核心攻击目标之一。我国输油、输气管道安全运转还受到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不法分子为盗窃油、气资源而进行的破坏,是对输油、输气管道安全的另一个严重威胁,多年以来频繁发生。2025 年 7 月 21 日凌晨 3 时,秦皇岛至北京的输油管道在京津唐高速路近北京路段 30 号出口附近被盗油者破坏,大量原油喷涌而出,使北京输油大动脉中断 10 小时。2025 年年上半年,仅大庆油田就发生了 3813 起原油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