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噪声特点及危害我国重点区域环境总体平均水平 1993 年为 57.8dB(A),1996 年为56.8dB(A),超过国家一类区标准 55dB(A),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区域环境平均值超过 60dB(A)的占 10%.有 70%左右的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处于轻度污染的城市不超过 20%.有 2/3 的城市人口在高的环境中.据统计,在影响城市环境的各种噪声来源中,工业噪声占 8%-10%,建筑施工噪声占 5%,交通噪声占 30%,社会噪声占 47%.社会噪声影响面最广,是干扰生活环境的主要噪声污染源.1 噪声的危害 听力,神经和心血管是噪声最易损害的三大系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的郝凤桐主任介绍,噪声对人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心血管和听力损伤上.根据讨论和临床的观察,在噪声的影响下,人体内的高级功能调节中枢会出现功能紊乱.而且,原来就有神经衰弱综合征的人群出现对噪声神经衰弱反应的要远远高于其他人群.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问题的人,假如在噪声环境中工作,那么他们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也要高于不在这种环境里工作的普通人.虽然不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也会出现类似的疾病,但是发病率要小得多,所以噪声是这些疾病的起码参加因素.职业性噪声性听力损伤则不同,假如不从事噪声环境的工作,病人是可以不出现损伤或耳聋的,所以这种听力损伤已经被政府定为法定的职业病.另外,和噪声长期,持续性接触,人的内分泌系统也会出现严重的问题._在噪声致病的过程当中,90 分贝是道明确的坎儿,超过 90 分贝后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就不明显了,这种噪声对绝大部分的人都有不良影响,可引发各种疾病.一直保持一个状态的稳态噪声对人的损害要小于同样分贝,但声音忽大忽小的脉冲噪声,突然出现的 100 分贝的噪声甚至可能让人瞬间耳膜穿孔,听力丧失,所以噪声是公认的常见污染因素.但是生活中的噪声,像装修或施工场地施工,更多的是让人静不下心做手头的工作,而出现心情烦躁,心烦意乱,影响老年人的休息和睡眠,有心脏病或其他问题的老人会病情加重.这种噪声更多的是引起心理上的变化,虽然让人非常烦闷,但因为它超过 85 分贝的可能性不大,不会造成器质性损害,所以我们不必太紧张.2 噪声的等级 噪声是使人感到不愉快的声音的总称.人们通常用测量声波的大小,声级的单位是分贝(dB).正常人刚能听到的最小的声音叫做听阈,听阈的声强为零分贝,人耳开始感到痛苦的声音叫做痛阈,痛阈为 120 分贝.人们轻声耳语时为 30 分贝,一般交谈时为 60 分贝,大声吵嚷时为 80~90 分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