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安全管理—批判应掌握的原则和方法班组安全管理工作中,班组长不可避开地要针对于一些“三违”现象提出批判,这是改正错误、搞好安全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有一些班组长不会批判、不敢批判甚至乱批判的现象表现得比较突出。作者结合实际情况,就安全批判问题提出下述五项原则和方法:(1)出发点好,动机正确安全生产过程当中的批判是说服人的一种方式,是为了帮助违反规程的同志改正错误,更好地工作。因此,进行批判的目的不是为了整人,也不是为了把对方压垮,而是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是班组长在安全工作中批判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在工作中,应该体会到对下级的批判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是要有良好的出发点、正确的动机。假如从成见出发,即使批判的内容正确,也往往不为下级所接受。(2)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在安全生产过程当中,对下级的批判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一定要抓住对方错误的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不能主观臆断、想当然,更不能听信谗言、捕风捉影、道听途说、无中生有。不痛不痒的批判、模糊其辞的批判是不会令人心服口服的。因此,要针对安全监督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实施批判之前先做深化细致的调查讨论,弄清问题的症结,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做出具体的分析,分出哪些是主观因素、哪些是客观因素,然而再进行批判,使对方心服口服。(3)分清场合,抓住良机批判的场合非常重要,一般不要当众批判,否则会增加被批判者的心理负担,影响他们在同事面前的威信,增加他们以后工作的难度。而有些批判需要当面或在公开场合进行时,必须事先做好对方的工作,或下去做适当的解释。对安全工作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或习惯性错误,要及时对当事人提出批判,这样可避开问题复杂化,同时,在当事人记忆犹新时,便于总结与改正。也要处理好“时间”问题,能及时提出来的,要及时提出来;不宜立即提出来的,可先“放起来”,往后拖一拖,实行“冷处理”,这样便于对方接受。(4)区别对象,选择方式班组长对成员的缺点和错误给予批判指正是完全必要的,但批判时一定要区分对象,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性格实行不同的批判方式,只有这样才可以增强批判的效果。人们在工作中能够体会到,对脾气暴躁、性格内向、好钻牛角尖、爱发牢骚的人,宜实行商讨式批判;对性格直爽、坦率开朗、知错就改、谦逊豁达的人,宜采纳一针见血方式的批判;对固执己见,自尊心、虚荣心、依赖心理、试探心理比较强的人,宜采纳渐进式的批判;对争强好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