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长安全管理工作中实施批判“三部曲”安全批判,是一种安全工作的负激励行为,一般被批判者是非常“在乎”的。假如运用得当,可达到预期的目的,否则,其负面效应有可能大子正面效应。因此,班组长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批判下属时要十分注意谱好安全批判“三部曲”。(1)批判前要三思一思为何批判,注意把握批判的实质内涵。批,是对下属在安全工作中的错误或缺点予以指出、纠正;评,是对所批的事情进行评论、评判。批是评的载体,评是批的实质,两者是因果关系,是辩证的统一。班组安全工作中的批判的目的在于通过批判达到纠正、帮助、指导的目的,使被批判者找到安全生产过程当中的差距,明确事理,清楚方向,避开重犯。因此,班组长在实施安全工作批判时,不能简单地一批了事,把批判完全等同于否定,而应以批为切入点;以评为落脚点,不能重批轻评,而要重评轻批。二思哪里批判,注意场合与效果的关系。班组安全生产工作中,同样一件违反规程的事情,批判的场合不同,其效果截然不同。选择哪种场合,要视批判对象错误的性质和程度而定。一般来说,性质比较严重,造成未遂事故,在本班组、甚至本车间影响较大,或者这个未遂事故是习惯性违章的恶果,带有普遍性,班组长宜进行公开批判,以达到防止事故进展的目的。反之,则应实行不公开批判方式,以达到既纠正错误,又防止损害被批判者的自尊心的目的。三思如何批判,注意不同情况的不同处理。第一个是注意不同的层次。对于班组成员中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理解能力的人,由于对违章等问题的认识比较容易,宜点到为止。否则,则应评透道理,加深其对问题的认识。第二个是注意班组成员中不同的性格。对于豪爽型、直性子,由于对絮叨式的批判比较反感,宜于言简意赅,速战速决。对于其他性格,则应绕绕弯子,实行迂回战术,使其对问题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三是注意不同的环境。当事人不在,一般不宜进行批判,否则,听批判者误认为随便乱批,并有可能引发非必要的误传和麻烦,达不到批判的初衷和效果。(2)批判时要三忌一忌粗暴,情况不清,事实不明。对班组出现安全问题的前因后果,当事人的是非曲直,班组长假如不能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便不分青红皂白,一顿胡批乱评,被批判者不但难以接受,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反感顶撞。二忌野蛮,开门见山,闷棍在先。班组长遇到安全问题,或受到上级的批判、过问,不到场讨论,不讲究方式方法,对下属劈头盖脑开口便这错那错,一顿挖苦指责,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