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探索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蔡赐福摘要:微博的出现给现实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对学校的教育教学造成一定影响,如何利用好微博这块新阵地,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是本文要探索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探索了微博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关键词:微博思想政治课教学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由于微博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和手机网络进行传播,因此正日益成为学生网民交流的重要平台。笔者去年在新浪网上也开设了微博,并向学生公布,受到学生的关注和欢迎,同时也为我的政治课教学带来了更多活力。一、相互关注,彰显平等。向学生推出微博后,我的粉丝一下子增加了不少。仔细观察每一位粉丝,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微博扎根的时间比我还早,并发表了不少小短文。随后我把我的粉丝也逐一“关注”成为他们的粉丝。有学生激动的回文:“蔡老师关注我了,好感动。”微博这种“互相关注”的功能,运用于政治课教学中,能够彰显师生平等,促进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民主和谐。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德育性很强的学科。高中新课标指出:“思想政治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引导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宣传科学理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是每一位思想政治课教师的重要责任。但是,我们发现有些思想政治课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俨然是一位“布道者”和“传教士”,这种说教让学生对政治课失去了兴趣,加上理论与现实的脱节,部分学生甚至出现了信仰危机。而这一切,我认为根源不在于课本理论知识有多深奥的问题,而在于师生关系的不平等造成的。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现实生活中,学生希望被关注,被尊重。因此如果在微博里,学生能时刻感觉到老师的关注,他们在老师眼里不再是一位熟悉的陌生人,且老师是他们的粉丝,他们感到了未有的尊重和信任;而他们也关注着老师,他们也想了解老师的一切。这种彼此间的互相关注,为师生带来的不仅是距离上的拉近,更是地位上的平等,进而互相传递师生之间的情感。可以说,微博,能让我们成为更有亲和力的政治课教师。二、分享情感,促进成长微博是学生情感表达和宣泄的重要平台,他们的喜怒哀乐通过这短短的140字表达出来,字里行间流露出个人的思想波动。微博还是学生展示他们个人兴趣的重要平台,他们会通过微博不断搜集和转发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和资讯。思想政治课教师虽然是科任教师,但也是一名主要的德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以及个人喜好。通过微博,我与他们一起分享快乐,承担痛苦,解决烦恼。他们的思想成长轨迹,通过微博一览无遗。例如高三年12班的一位同学在国庆节发生意外身亡,全班悲伤至极。在微博里,我们一起哀悼,一起感受生命的可贵。我在微博中告诉他们,我们应该化悲痛为力量,珍惜每一天,珍惜每一人,同时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学习拼搏,别让身亡的同学为我们牵挂而走得不开心。再如,校运会来临,班级报名并不踊跃,体育委员在微博上发了“牢骚”,言辞犀利,直指个别同学不配合,班级荣誉感不强。看到此微博,如果不加引导,可能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关系和班级的和谐。我便通过微博私信给体育委员,与他即时交流。告诉他懂得理解他人也是一种美德。他第二天便在微博上发布了道歉信。意外的是,运动会报名自此踊跃了许多。因此,微博作为一种媒介和平台,它传递的不仅仅是一种信息资源,而且可以分享个人的情感。二、多方互动,主题探究。微博是一个即时交流、多方互动的有效平台。它可以实现学生——学生、教师——学生,学生——家长以及学生——社会等多种形式的互动。基于微博的这种多方互动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发布主题,吸引各方参与讨论。因此,师生都可以是主题的发布者。对于教师而言,利用微博组织教学,通过主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