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学习目标】1. 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2. 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3. 掌握综合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学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方法能力目标 通过求解太阳.地球的质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德育目标 通过介绍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未知天体的过程,使学生懂得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可以指导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自主学习】一.天体质量的估算对一个物体的物理特性进行测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而直接测量往往很困难,无法测出结果,所以间接测量就成为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但间接测量需要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理论作为依据。求天体质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方法是根据重力加速度求天体质量,即引力=重力mg=GMm/R2; 另一种方法是根据天体的圆周运动,即其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1.某行星的一颗小卫星在半径为 r 的圆轨道上绕行星运行,运行的周期是 T。已知引力常量为 G,这个行星的质量 M=__ 2. 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引力常量为 G,地球半径为 R,则地球质量 M=__ 二.发现未知天体关于万有引力定律应用于天文学研究上的事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都是运用万有引力定律,经过大量计算以后发现的B.在 18 世纪已发现的 7 个行星中,人们发现第七个行星天王星的运动轨道总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理论轨道有较大的偏差,于是有人推测在天王星轨道外还有一个行星,是它的存在引起上述偏差.C.海王星是运用万有引力定律,经过大量计算以后发现的D. 冥王星是英国的亚当斯和法国的勒维列运用万有引力定律,经过大量计算以后发现的【典型例题】解决天体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很多天体运动都可以近似地看成圆周运动,其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例 1] 已知太阳光从太阳射到地球需时间 500s,地球公转轨道可近似看成圆轨道,地球半径为 6400km,试计算太阳质量 M 与地球质量 m 之比? 跟踪练习 所有行星绕太阳运转其轨道半径的立方和运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即r3/T2=k,那么 k 的大小决定于( )A.只与行星质量有关 B.只与恒星质量有关C.与行星及恒星的质量都有关 D.与恒星质量及行星的速率有关地球表面物体的重力近似等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引力[例 2] 某物体在地面上受到的重力为 160N,将它放置在卫星中,在卫星以 a=1/2 g 随火箭向上加速度上升的过程中,当物体与卫星中的支持物的相互挤压力为 90N 时,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