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管理十个“紧与松”(华瑞 XXXX 有限公司,浙江 瑞安 XXX)安全管理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搞好电力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那为什么天天讲安全、日日讲管理,效果还是不尽人意呢?笔者通过分析,认为目前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着问题,具体表现为 10个“紧与松”。1 在会议上紧,生产现场松某些领导往往在会上强调安全,会后就不去管生产现场如何,而基层工作人员认为既然领导不够重视,我们为何管那么多,所以现场工作也是马粗心大意虎,得过且过。2 政策来时紧,风头过后松政策来的时候大家仔细学习文件,努力贯彻精神,并成立安全委员会或安全小组,对生产领域进行一些检查。 但风头一过去,未整改的工作也就算了,已经着手整改的也拖拖拉拉,不了了之。3 出事故后紧,没事故时松一旦真出了事故, 当事人及有关领导也知道自己有不可推卸责任的责任,因此努力改变现状, 实行亡羊补牢的补救方法,并想方设法回避责任,尽量减少上级主管部门对自己的处罚。随着时间的飞逝,就慢慢淡化了上次事故的教训,一切又恢复原样。4 形式上很紧,实际上很松一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从形式上看是抓得比较紧的。 例如,一些安全标语四处张贴,还做安全活动形式记录以应付上级检查等。但实际怎么样呢?虽然严格根据“两票三制”“三不放过”执行是《安全简报》上常写的口号语,无论在大会、小会上都强调过,可是还有些人竟然不知道“两票三制”、“三不放过”代表什么?假如对其两者内涵都不懂,又何谈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呢?5 领导来时紧,领导走后松一般上级领导到下级单位检查都预先通知、安排,这无疑是给对方提个醒,让他们有了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 把该管的事管一管,该做的事做一做。而领导走后呢,问题依旧存在,习惯性违章、管理不到位现象屡见不鲜。这叫“检查来了一阵风,检查过后又是松”。6 奖励看得紧,惩处做得松奖励与惩处最重要的是严明,该奖即奖,该罚则罚,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奖金与罚款真正成为了更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但有时严重失去平衡。通常,对安全工作作出贡献的人,把奖金看成是自己应得酬劳,要求按时全额发放,而一旦违章、违纪造成事故,就强调客观因素,找理由推卸责任,而主管人碍于人情关系,不敢真抓实管,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象征性地处罚一点,图个形式就算了事。其实这种做法会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负面的影响,更不利于企业的有序、健康进展。7 条件差时紧,条件好时松工作环境不好,条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