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盐酸灼伤急救措施

盐酸灼伤急救措施_第1页
1/3
盐酸灼伤急救措施_第2页
2/3
盐酸灼伤急救措施_第3页
3/3
盐酸灼伤急救措施氯化氢; 盐酸; Hydrogen Chloride; Hydrochloric Acid;2025-05-0 理化性质 无色非可燃性气体。有极刺激气味。分子式 HCl。分子量36.47。相对密度 1.268(air=1.000)或 1.639g/l。熔点-114.3℃。沸点-85℃。在空气中呈白色的烟雾。极易溶于水,生成盐酸。有强烈腐蚀性。能与多种金属反应产生氢气,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氰化物产生剧毒氰化氢。 消防措施 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扑救。消防人员须穿戴氧气防毒面具及全身防护服。 储运须知 包装标志:腐蚀品。包装方法:(II)类。耐酸坛外木格箱或塑料桶,或玻璃瓶外加木箱并内衬不燃材料。也可用硬氯乙烯槽车装。储运条件:储存于石棉瓦或玻璃钢瓦货棚下,使用耐盐酸地坪。不可与硫酸、硝酸混放。不可与碱类、金属粉末、氧化剂、氰化物、氯酸盐、氟化物、遇水易燃易爆物品等共储混运。操作人员应穿戴耐酸防护服,包括兜帽、眼镜和面罩等防护器具。在有吸入氯化氢蒸气危险的地方,应戴氧气防毒面具。库外应装有水龙头,并备有中和剂。 泄漏处理 泄漏物处理须穿戴防毒面具与手套。将地面洒上碳酸氢钠。用清水冲洗,经稀释后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 接触机会 本品用于制造氯化钡、氯化铵等,在冶金、制造染料,皮革的鞣制及染色、制药以及有关化工生产和使用过程当中的工人均可接触。 侵入途径 主要经呼吸道吸入,也可经皮肤及消化道进入人体。 毒理学简介 人吸入 LCLo:1300 ppm/30M; LCLo:3000 ppm/5M。 大鼠吸入 LC50:3124 ppm/1H。小鼠吸入 LC50:1108 ppm/1H。 氯化氢吸入后大部分被上呼吸道粘膜所滞留,并被中和一部分,对局部粘膜有刺激和烧灼作用,引起炎性水肿、充血和坏死。在高浓度氯化氢作用下,动物尸检可发现肺水肿及出血。兔吸入 6400mg/m^3 浓度的氯化氢 30 分钟,可因喉痉挛、喉水肿、肺水肿死亡; 吸入 5000mg/m^3,1.5 小时,在 2~6 天后死亡。盐酸属强酸,可使蛋白质凝固,造成凝固性坏死。其病理变化是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坏死和溃疡。严重时可引起受损器官的穿孔、瘢痕形成、狭窄及畸形。 临床表现 本品烟雾吸入后即刻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出现呛咳、流泪、咳嗽、胸闷、呼吸加快; 检查可见鼻腔及咽喉粘膜充血及水肿,并有浆液性分泌物; 肺部可闻及干性或湿性罗音。吸入高浓度烟雾可引起肺水肿,出现紫绀,呼吸及脉搏加快,咳嗽加重,咳血性泡沫痰; 两肺可闻湿罗音,体温升高或正常,血压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盐酸灼伤急救措施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