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作业场所常见的危害、职业危害因素矿山开采中主要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有生产性粉尘、有害气体、不良气象条件、噪声和振动等。同时由于井下劳动强度大、作业姿势不良、采光照明不佳等,外伤等意外事故易发生。(1)生产性粉尘。生产性粉尘是矿山行业中主要的有害因素,主要产生在开采、破裂、筛分、包装、配料、混合搅拌、散粉装卸及输送等过程和清扫、检测、修理等作业场所。在矿山生产过程当中,可产生大量的含硅量高的粉尘。矿工患尘肺病的可能性较高。生产过程当中,有尘作业工人长时间吸入粉尘,能引起以肺部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病变、硬化,丧失正常的呼吸功能,导致尘肺病。尘肺病是无法痊愈的职业病,治疗只能减少并发症、延缓病情进展,不能使肺组织的病变消逝。此外,部分粉尘还可以引发其它疾病,急性中毒,致癌率增高。(2)生产性毒物毒物是指以较小剂量作用于生物体,能使生理功能或机体正常结构发生临时性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至死亡的物质。职业安全卫生中的毒物是指生产性毒物(又称职业性接触毒物),是指员工在生产过程当中接触以固体、液体、气体、蒸气、烟尘等多种形式存在的原料、成品、半成品、中间体、反应副产品和杂质,并在操作时可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进入人体,对健康产生损害、造成慢性中毒或死亡的物质。毒物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毒物的毒性、接触毒物的时间和剂量、人体健康情况及体质差异有关。有害气体。在矿山生产过程当中可能会接触到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时可使人中毒、窒息,甚至死亡。(3)易燃易爆物质凝聚相化学爆炸物质:包括火炸药,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进行氧化反应导致自燃爆炸的物质,常温下能与水或水蒸气反应产生可燃气引起燃烧爆炸的物质,极易引起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强氧化剂,受到摩擦、撞击或与氧化剂接触引起燃烧爆炸的物质等。气相爆炸物质:分为Ⅰ类(矿井甲烷)、Ⅱ类(爆炸性气体、蒸气)、Ⅲ类(爆炸性粉尘、纤维)等三类。(4)腐蚀和腐蚀性物质物质表面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或电化学反应而受到破坏的现象称腐蚀。包括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腐蚀性物质按化学组成为无机酸性腐蚀物质、有机酸性腐蚀物质、无机碱性腐蚀物质、有机碱性腐蚀物质、其它有机及有机腐蚀性物质等几类。(5)噪声噪音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生产环境中产生的生产性噪声又称工业噪声。工业噪声由于产生的动力和方式不同,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