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目前,框架结构填充墙,设计使用的材料有多孔砖、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材料。质量投诉填充墙砌体裂缝,尤其是外墙墙体于框架梁底的裂缝的问题,从材料使用上看,填充材料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比较多,其次使用空心砖砌体,使用多孔砖的比较少。1、施工顺序及组织不符合日砌高度不超过一步脚手架的有关规定。住宅楼的填充墙高度 2.2~2.4m 之间,一次性组砌到梁底。 措施建议:填充墙按要求应分 4 段组织施工,即未搭架组砌第一段,搭架组砌第二段,待第二段施工后 7~10 天后施工第三段(填砌梁底的斜砖、顶砖),再粉刷前施工第四段(填塞梁底的缝隙)。2、砖缝厚薄不均,多数组砌前,没有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未立皮数杆,砌到哪算到哪,以致部分填充墙墙体上方出现平砖、半砖、甚至有的还出现碎砖。 措施建议:组砌前要进行施工设计,计算好皮数杆,用法律规范允许范围的砂浆厚度调整皮数,个别部位经调整,还难以符合要求的,可以在楼面用 1:3 水泥砂浆调整。3、通缝、透缝,竖缝砂浆宽窄不一,半砖、断砖上墙,缝隙无砂浆。出现较多的是在加气混凝土砌块组砌的填充墙上。 措施建议:一要熟悉不同的砌体,对通缝的不同规定;二在组砌前,除了要立皮数杆外,还要摆砖,确定每层砖的竖缝宽度后再组砌,避开立缝出现透缝或瞎缝。4、外墙梁底收缩裂缝。经查看,采纳加气砌体的占大多数。主要原因是,多数施工单位不了解加气砌体的特性,本身砌块的强度较低,符合要求的强度仅有 M3,现行法律规范又取消了 M2.5,最低标号的砂浆为 M5,而这种砌体比较理想的砌筑砂浆是 M3.5~4.0,砌筑时采纳的砂浆强度比较高,多数在 M10 以上,加上目前砌体组砌后,没有养护的要求。所以,很容易出现收缩(下降)偏大、砂浆与砌体离析的现象。 措施建议:外墙墙体尽量设计不要选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假如采纳,在外墙梁底与砌体交接处,要有抗裂防渗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