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打造特色鲜明的国家级综合实验示范中心山东大学物联信息技术与系统工程实验教学中心邢建平、王洪君、姚福安、高洪霞山东大学物联信息技术与系统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入选教育部“十二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也是物联网领域唯一入选的国家级示范中心,是一件令所有山大人欢欣鼓舞的事情,是山东大学实力的彰显,也是对中心所有相关教职员工工作能力的肯定。山东大学历来高度重视示范中心的建设,在“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龙头,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及实验室资源使用效益为目的,搭建实验教学平台”的工作思路引领下,为示范中心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和充分保障。通过科学规划,加大投入,逐步引导建设了一批具有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及先进实验教学理念的实验教学中心,并初步搭建起由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组成的理念先进、制度规范、条件完备的实验教学体系。中心发展目标山东大学物联信息技术与系统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提出并探索大工科学生教育的智商、情商、灵商和行商全面素质协同评价理论,建立具有国际先进理念、优质资源融合、教学科研协同、学校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物联信息技术和系统工程实验中心,形成实验教学新模式,规划和改革实验、实践和创新教育完备的立体化体系,真正塑造和提升学生“系统工程”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和富有创造力的研究生、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知识复合人才,成为“门类齐全、设施先进,体系完善、运行高效,资源共享、开放服务,强项突出、特色鲜明,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的世界水平、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实验教学中心。中心建设内容归纳来讲,本中心的目标规划就是要实现一个先进中心目标、搞好两个协同基地建设、构建三个规范化体系、打造四素质四跃迁环节、形成五步物联信息技术课程群组、完善三项服务职能、突破六项重点建设内容。本中心目标规划架构如下图所示。中心建设具体包括如下内容:中心建设内容:中心发展规划示意图实现一个先进中心目标:提出并探索大工科学生教育的智商、情商、灵商和行商全面素质协同评价理论,创建具有山大特色、国内一流、世界水平的高标准实验示范中心。搞好两个协同基地建设:中心按照专业实验教学基地、实践创新教育基地两个基地进行规划建设,双翼协同,共同发展。构建三个规范化体系:构建立体化进阶型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以基础、设计、系统、创新为四大环节,融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于一体,能力培养贯穿始终;构建信息化网络化实验教学管理体系,由信息化教学平台、网络化学习平台、现代化管理平台组成;构建绩效化质量支撑和保障综合体系,完善实验实践教学管理文件,加强教学过程和目标管理,构建质量管理、质量监督、质量评价系统。打造四素质四跃迁环节:提出并实践大工科学生教育的智商、情商、灵商和行商全面素质协同评价理论,以此四要素为基础打造能级跃迁模式的能力培养环节一是以基本技能为主体的验证实验环节,二是以技能提高为导向的系统实验环节三是以系统实现工程意识为背景的综合集成设计实验环节;四是以适应于信息融合的科技竞赛和研发为方向的创新实践环节。结合灵商与行商的大学生能力跃迁模型形成五步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群组:从系统实现角度提出了星网结构实验课程群模块化分组架构,包括:数据采集实验课程群、数据传输实验课程群、信息处理实验课程群、决策控制实验课程群、信息服务实验课程群,让学生深入学习和掌握信息系统从采集、传输、处理、控制、服务多级多层面进行系统性、综合性学习,将所学知识串成一个完整的链。整个实验实践环节覆盖了认知实验、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创新培养、选修课、暑期学校、技能培训等诸多方面。面向物联信息系统的课程群设计强化三项服务职能:进一步强化为教学服务;进一步强化为科研服务;进一步强化为社会服务。突破六个重点建设工程:基于课程群组的实验室建设;基于实践的创新竞赛群建设;实验装置课程教材立体建设;一流实验实践人才队伍建设;保障体系开放信息平台建设;四素质四环节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