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一课配套课时作业作业要求:1、记忆任务要及时认真完成,并要经过家长检查,把完成情况写在课时作业首页,且必须有家长签字,与课时作业答案一并拍照上交;2、看完讲课和记忆相关知识后,再做课时作业,把所有答案写在练习本或者单独纸张上;3、做完后对照后面的参考答案,用红笔把错误的选择题标出来并纠正过来,并用红笔把原来自己的主观题答案进行修改和补充;4、把当天的课时作业修正和补充后的答案连同记忆任务完成情况及家长签字进行拍照,在规定时间内上传到班级微信群里,以备科任老师检查。一、选择题1.(2018·东北三省三校一模)继殷墟成功申遗后,我国申报的甲骨文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是现存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文字,因其最早发现在动物骨头上而得名。下图是部分甲骨文字体。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精神产品不会单独存在,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②甲骨文的产生源于生活,离不开社会实践③甲骨文的特色鲜明,是人类文化的基本载体④甲骨文的内涵丰富,源于中国式思维的解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19·江西樟树中学月考)著名的文化遗产——川剧,因剧目繁多,遗产丰富,艺术特色显著而家喻户晓。川剧的表演艺术有浓厚的生活基础,较高的文学价值。其表演真实细腻、幽默机趣、生活气息浓郁,为群众喜爱。川剧变脸更是独特新颖,叹为观止。这说明()A.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B.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C.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是一种社会力量D.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享用文化3.(2019·吉林省德惠市实验中学月考)雕像《思想者》,塑造了一个强有力的劳动男子,这个巨人挎着腰、屈着膝,右手托着下颌。漠视下面发生的悲剧。他那深沉的目光以及拳头及嘴唇的姿态,表现出一种深度痛苦的心情。在那深刻的沉思中,体现了创作者内心的苦闷。这表明()①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②创造者的感受是文化创作的源泉③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2018·安徽芜湖模拟)1962年以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并给予高度赞扬。这表明()①文化由人创造并为人特有,是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③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文化会对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2018·陕西黄陵月考)“不读书,穷者穷根难断,富者富不长久。”对于民族而言,全民阅读反映出全社会的总体文明程度。要努力构建“学习型社会”,切实地使广大群众的整体素质有质的飞跃。下列关于文化的作用和意义说法正确的是()A.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B.文化能使一个国家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C.文化作为精神力量都能塑造人,丰富人的精神世界D.文化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6.(2019·天津一中模拟)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党的十九大精神正在各地落地生根,广大干部群众正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正在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这表明()①精神力量能够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②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③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直接现实性活动④文化是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7.(2018·成都龙泉中学期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等观念是与我国传统农耕社会相适应的。但在生产力已很发达的今天,这样的观念在我国一些地方依然根深蒂固。这表明()A.文化不一定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B.文化具有自身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C.文化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D.文化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8.(2018·贵州湄潭模拟)网络上曾流传过“三个苹果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