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堵塞(混合煤气)的防范措施煤气管道堵塞防范措施1.煤气发生炉冷态运转的特征及推断煤气发生炉冷态运转的特征可从下述几方面进行推断:(1)从炉温可以看出,煤气炉出口温度低于工艺指标,对于3000mmØ煤气发生炉,炉出口温度一般定为 400℃;(2)打开探火孔观察,炉面呈暗红色;(3)插钎检查时,钎上所示氧化层区域呈现暗红色,甚至有时分不出火层区域;(4)煤气质量差。取样分析,可见混合煤气中一氧化碳和氢的含量都较低;(5)炉渣取样分析,含碳量也高。2.煤气发生炉冷态运转形成的原因及处理方法(1)饱和温度太高,当向炉内供风中的水蒸气含量高时,使炉内及火层的温度降低,这样不仅使得碳不能充分氧化,炉渣中碳含量高;而且由于炉温低,不能充分供应二氧化碳还原和水蒸气分解所需要的热量,使煤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氢含量都很低。出现这种工况时,应降低饱和温度,方法是减少供风中水蒸气量,渐渐提高炉温,使炉内氧化层温度恢复正常,然后将饱和温度调节至正常值。(2)煤气发生炉运转时,操作者未能根据煤气产量及时调节加煤量、出煤量,造成煤层太厚、灰层太薄,有时甚至没有灰层,使进入炉内的空气未能充分预热,炉内温度下降,反应恶化,煤气出口温度低,煤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氢含量降低,炉渣中碳含量增高。出现这种工况时,应减少或停止出灰、加煤,培育火层,使炉内火层分布渐渐恢复正常。同时严格控制灰盘水位,防止灰盘水位过高导致炉箅因遇水急冷炸裂。(3)煤气炉煤气发生量太低,炉内气化速度慢,炉温低。遇到这种情况,若是多台炉子生产,可将生产炉数减少,增加生产炉的鼓风量,使其恢复正常。本事故的发生于单台炉子生产煤气,又处于窑炉保温待产,操作中一味地减少煤气发生量,忽略了发生炉冷态运转事故的发生,造成煤气炉出口温度过低,煤气管道堵塞。在单台炉子生产,窑炉所需要的煤气量又少的情况下,为了防止管道堵塞,可以实行煤气发生正常生产,过量煤气部分放散的方法维持煤气出口温度,但这样会使燃料煤消耗高,放散的煤气造成环境污染,所以,此种处理方法不可取。但为了防止焦油凝聚、灰尘黏附造成煤气管道堵塞,待产窑炉保温阶段,煤气发生炉生产可采纳间歇式,使窑炉保温期间不再维持恒温,而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以内变动,当炉温达高温段时煤气保压停炉。当炉温达低温段时,煤气发生炉再正常生产供气,窑炉升温直至高温段,然后停煤气保压。如此循环使煤气管道停煤气时冷凝下来的焦油在输送煤气时又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