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经办政策介绍国家制定《工伤保险条例》的宗旨是: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工伤风险。国家设立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建立工伤保险基金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以上三个宗旨。一、保障工伤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一)发生工伤的情形有两类。因伤或因病。《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列举了应当认定为工伤的七种情形和视同工伤的三种情形。认定为工伤后,工伤职工有哪些权益(或者说可以享受哪些待遇)呢。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其工伤保险权益有:治疗工伤的医疗待遇,停工留薪期待遇,因工伤致残的伤残待遇,因工死亡的工亡待遇,以及发生工伤后对劳动关系的保障。1、医疗待遇(1)符合有关规定治疗工伤(或职业病)的医疗费用;(2)住院治疗工伤期间的伙食补助费;(3)按规定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交通、食宿费用;(4)因工伤,按规定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5)按规定进行工伤康复的费用。2、停工留薪期待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治疗的期间,为停工留薪期。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权益有:(1)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2)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3)劳动关系和相应的社保关系应保留。3、伤残待遇经劳动能力委员会确认,评定伤残等级的工伤职工权益有:第1页共5页(1)1-10级伤残职工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1-4级伤残职工,退出生产岗位、保留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险关系,按月领取伤残津贴;(3)5-6级伤残职工,用人单位难以安排适当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4)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按月领取生活护理费;(5)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险关系按规定予以保留;(6)按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参加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否则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关系相应解除。4、工亡待遇(1)丧葬补助金;(2)一次性工亡补助金;(3)符合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条件的,按月领取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二)发生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应承担的义务和注意事项1、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尚未作出工伤认定结论的,用人单位应当先行垫付治疗费用;2、主动承担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待遇;3、按规定保留劳动关系和相应的社会保险关系;4、24小时内向统筹区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进行工伤事故备案;5、30日内,用人单位应向统筹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二、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一)工伤预防工伤预防是指采用经济、管理和技术手段,事先防范职业伤亡事故以及职业病的发生,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安全健康的劳动条件,减少工伤事故及职业病的隐患,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工伤保险制度的工伤预防,体现在工伤保险基金的收支两方面,主要有两类措施:一是费率机制的预防措施,在收取工伤保险费时,通过费率调节督促用人单位注重工伤预防,来达第2页共5页到工伤预防的目的;二是使用工伤保险基金开展的工伤预防措施,这是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出工伤预防费的积极预防手段。1、行业差别费率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20XX年人社部、财政部下发《关于调整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的通知》(人社部发〔20XX〕71号),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XX)对行业的划分,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由低到高,依次将行业工伤风险类别划分为一类至八类。对应的基准费率分别为0.2%、0.4%、0.7%、0.9%、1.1%、1.3%、1.6%、1.9%。2、浮动费率8类风险行业,又细分为38个费率档次。一类行业分为3个费率档次,二类至八类行业分别分为5个费率档次。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经营范围来确定其行业类别,同时确定其基准费率。每一至三年,再根据其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职业病危害程度等因素,确定其费率是否在所属行业不同费率档次间浮动。3、劳务派遣单位的工伤保险费率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