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安全健康危害因素辨识、评价与控制程序1. 目的识别本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当中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评价风险因素,从而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并在新问题出现或其他情况时对其进行更新和持续改善。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过程当中的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及更新。3. 定义危害辨识:辨识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全过程。4. 职责4.1 办公室、生产部负责组织公司各部门进行安全健康危害因素的辨识、评价与更新工作。4.2 其他部门根据程序要求辨识本部门的职业安全健康危害因素,并进行初步评价。4.3 相关部门负责安全健康危害因素的处置。5. 管理规则及流程5.1 职业安全健康危害辨识评估和控制5.1.1 按职责分工,成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委员会,对存在的职业安全健康危害进行辨识与评价。5.1.2 危害因素辨识的范围必须覆盖公司的生产作业活动全过程。5.1.3 辨识依据1)国家、政府各部委颁布的政策、法规、标准、规定、条例等;2)当地的地方法规、标准、规定、条例等;3)认证机构和检验检测机构的检测及认证结果或反馈的信息。5.1.4 危害因素的辨识方法1)直观经验法: a. 对比、经验法、b. 类比方法。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各部门根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委员会的要求,对本部门内生产作业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分析、推断,找出可能对职业安全健康不利影响的各类危害因素。5.1.5 评价依据:1)国家和政府的法律法规、行业协会的有关规定;2)职业安全健康危害因素影响的范围、严重程度、频次;3)职业安全健康危害因素对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的程度;4)职业安全健康危害因素对公司进展的影响程度;5)社会、员工、投资方对职业安全健康的要求。5.1.6 评价方法1)由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委员会组织对潜在的危害因素进行评审;2)职业安全健康风险评价采纳“风险评价指数矩阵法”。3)风险分类:不可接受的风险称为重大风险,不希望有的风险称为重要风险。4)评价结果应形成《各岗位安全及职业危害风险评估报告》。5)根据风险程度及公司能力和进展规划,制订相关的纠正或预防措施。5.1.7 当发生下述情况时,须对职业安全健康危害因素重新进行辨识与评价1)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法律规范的变更和增加时;2)发生重大职业安全健康和环境污染事故后;3)采纳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时;4)第三方审核或监测提出新的要求时。5.1.8 风险控制措施1)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