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奖励为安全助力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如何引导和激励人人尽职尽责,并使之常态化,似乎又是一个“难题”。7 月 10 日,集团公司领导在三季度 HSE会议上强调,“领导重视不重视不一样,管和不管不一样,力度大和力度小不一样,情况越是严峻,HSE 工作越显重要。”近来媒体有关安全正激励的报道,给人以启示。其第一个是 6 月 26 日中国安全生产报报道:锦州石化公司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推行“班组、车间、处室、专业、公司”五级安全生产巡检法,重奖发现安全隐患员工,年初以来已共计奖励 68 次,嘉奖215 人次。其中,2 月的上半个月兑现奖金 4.8 万余元。最近,该公司将 2 万元“总经理安全奖励基金”奖给一名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避开事故的员工。其第二个是 7 月 13 日中国石化报报道:华东石油局固井工程公司举办“安全奖励超市”活动,公开征集发生在员工身边的违章行为图片,组织者每日把这些“问题图片”张贴在安全橱窗里,由员工自行点评,找问题、查不足、提措施。员工对“问题图片”的正确回答将获得一定数额的积分,“安全生产月”期满,凭借积分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实物奖励。开展这项活动后,员工遵守安全规章管理制度的意识大大增强,部分员工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得到根本扭转。活动期间,公司随机进行过“七想七不干”内容抽查,员工的正确率达 100%。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可以引发起一场巨大的风暴;一个好的行为的感召,可以汇聚起趋同的力量;一种有效的管理激励制度,可以促成尽职尽责的导向氛围。设立“安全奖励”,重奖发现安全隐患员工,不失为了强化安全管理的“正激励”良策。“严之又严、细之又细”是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对“三违”等危及安全生产的行为零容忍、零宽容也是必定要求,企业全员对此恪尽职守也毫无“价钱”可讲。然而,在当前形势下,有的生产与项目建设同步交叉进行,有的外来承包商及外来作业人员队伍庞大,有的隐患流动渐变,导致安全管理面临很多不确定性的难题,对此,单靠一个部门、几个部门以及一些专业人员来履行监管职责,难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防护网,必须发动和依靠企业员工在自觉遵守相关规章制度的同时,积极主动参加安全监督管理,形成“我要安全、我促安全”的态势。相比于对违章违纪等行为进行处罚考核的“负激励”,对查改隐患、避开事故等行为实施奖励的“正激励”,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管理手段,其重要意义和作用无须赘述。我们各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实践,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