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煤矿机电设备投资额约占煤企固定资产总额的 55%~65%,其管理和维护是与井巷工程同等重要的生产环节一些煤矿尤其是地方煤矿由于建矿历史短,基础薄弱,存在着机电管理管理理念滞后、机电专业队伍建设薄弱等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从管理理念、专业队伍建设、设备维修保养及安全投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就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措施与对策。 煤矿机电设备主要包括动力、采掘、通风排水及提升运输设备等,这些设备投资额约占煤企固定资产总额的 55%~65%,其管理维护是与井巷工程同等重要的生产环节。尤其是在矿井延深长、设备多的煤矿生产中,机电设备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转更加直接地影响到煤企安全生产及经济效益的平稳提升。 一些煤矿尤其是地方煤矿由于建矿历史短,基础薄弱,机电管理管理理念滞后、机电专业队伍建设薄弱等问题。因此,如何切实有效地转变机电设备传统的被动粗放式管理,提升煤矿机电系统人员素养与机电设备管理效能,对于高产高效的矿井建设具备明显的现实意义。 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及维护存在的不足1.管理理念滞后,制度监察乏力 部分中小煤企始终未将机电设备对现代化煤矿安全生产的保障放到议事日程上来,仅把机电设备管理视为辅助生产工作加以处理,定期维护与检测、修理工作落实困难。同时由于煤矿机电专业性强、范围大、深度广,而现行执行标准又无缺乏明确详细的操作说明,使得安全监察缺乏全面性和主动性。2.机电专业队伍建设滞后 煤矿生产环境差、风险大,属于高危艰苦行业,且因安全事故频出,机电设备操作员与熟练技术工人跳槽现象严重,致使机电岗位尤其是特种设备操作人员青黄不接,人力资源匮乏。而现有煤企专门教育培训机构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培训方式落后、学用分离等问题,更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人员素养持续下滑。3.设备预防性维修、保养有待改善 煤矿机电设备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转的状态,由此引发的设备磨损或损坏要求更加完备的安全配套措施,但由于设备陈旧、机电维护队伍素养等因素,设备维修保养年检、月检很难落实到位,致使机械故障可能演变为大问题,诱发安全事故。4.安全管理投入匮乏 煤矿机电设备长时间连轴运转使大量设备超期服役,老、旧、杂、带病运转现象严重,缺乏必要的安全投入与更新,为煤企安全生产埋下重要隐患。此外,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垂深通常可至800m~1000m,由此带来的供电负荷增加、巷道严重变形及管路电缆受不规则挤压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