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环境教育教案VIP免费

环境教育教案_第1页
1/9
环境教育教案_第2页
2/9
环境教育教案_第3页
3/9
环境教育教案(第七周)课题:保护我们的家园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有哪些严重的问题?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明确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2、学会做一些保护环境力所能及的事情(向家人做一次保护环境的宣传)3、思考我们小学生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人类与自让的关系2、树立学生保护环境的观念3、让每位学生的环保概念落到实处教学难点:1、让学生从事实中了解人类对环境破坏的严重性2、如何使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3、如何使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保护环境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1、学生对环境保护资料的一些收集。2、调查生活中破坏环境的普遍现象。3、生态环境被人类破坏的图片和一些事例。4、动物因生存环境被破坏而导致死亡的图片和资料。教学步骤:一、课前的一些观察:看看身边的环境和几年前有什么不同。二、从近几年我们周围生活环境的逐步改变导入学习,初步了解人和环境的关系。1、让学生分别谈一谈这几年我们周围生活环境的改变,教师拿出环境被严重破坏的照片,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2、通过观察人类生活的不断提高同时对环境的不断破坏,初步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3、出示因环境污染而死亡的案例和数字,让学生破坏环境也直接威胁到我们自身生活。4、动物一些因生存环境被破坏而导致死亡的图片和资料。5、让学生思考人类、动物和自然之间的关系。6、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三、播放录像(人类自己造成的灾难,例如: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灾是由于我们的围湖造田,乱砍乱伐)。四、让学生谈谈观后感和体会。五、进行分组讨论,我们小学生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六、注意观察我们身边哪些人还在污染环境,我们是否做过这样的事情。七、世界人民为保护环境的所采取的一些行动,我国对环境保护的一些法律规定。八、小记者的调查学生汇报:我们大家在生活中对环境的一些破坏,谈谈认识。九、制定环保措施1、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想办法)。2、制定环保措施并实行。3、教师小结。十、总结延伸1、设计环保广告语,宣传环境保护。2、向家人做一次保护环境的宣传。3、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保护环境.给我宁静——噪声污染及其防治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声音和噪声的关系,噪声污染的原因和危害,噪声污染的防治,噪声的利用。教学方法:实验法、阅读讲解法、讨论法、电教法。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做实验:各类声音的分贝值及其对人体的影响。一、关于声音、噪声、分贝的概念声音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环境因素。和谐悦耳的声音,对人体健康有益。那些杂乱无章、对人的听觉神经以强烈刺激的声音,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噪声。声音强弱是用分贝来表示的,声音越响,分贝越高。二、噪声污染的原因和危害1.噪声对人体的影响2.噪声对动物的影响3.噪声对建筑物的损害。三、噪声污染的防治降低噪声源本身的噪声,采用疏通通道、润滑机械、无声液压等技术。控制传播途径,采用隔音、消音和吸音的技术。采用个人防护技术。四、化害为利,利用噪声为人类服务清清水世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个大水球;2、了解水在大自然中的变化;3、懂得水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好处。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小朋友你认识水的家族吗?二、师出示地球仪,提问:你知道地球上海洋多还是陆地多?1.出示:蓝色部分为海洋,绿色部分为陆地。2.再出示:原来地球是个大水球!三、思考:在大自然中哪些地方有水?1、交流:在大海里,小溪里,小河里等等2、各个地方的水是一样的吗?(海里的水是咸咸的,河里的水是清清的)3、温度低的时候水会变成怎样的?(变成冰)4、温度上升的时候水又会变成怎样?(变成蒸汽)四、听故事《水的四季旅行》出示:海里的水——水蒸气——云层里——(夏日)雨点——(秋天)霜——(冬天)雪花——冰——(春天)小水滴五、师小结本课时内容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课时学习的内容,了解和巩固水的变化二、提问:那么世界上的水给我们带来了什么?1、学生交流:供我们玩;给我们带来凉快;喝水解渴;给植物浇水等2、看图总结:1)供人们嬉戏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环境教育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