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拐小学处置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传染病)应急预案学校是传染病易感人群集中的场所,也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因此为了确保老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的稳定,进一步做好学校流感、集体性发热、水痘、流脑、非典等公共卫生突发状况的处理,加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控制,防止疾病在学校中传播,保护青少年身体健康,特制定以下应急预案,一、预防传染病具体措施:1、建立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管理制度,为了落实应急预案要求提供必要的卫生资源及设施设备条件。2、学校建立卫生工作责任制度,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卫生老师和班主任老师要密切配合做好每天晨检工作,认真认真填写学生日检统计表,保证学校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3、学校定期组织有关预防传染病的专业知识培训,认真落实每周 1 到 2 次的健康教育宣传,教会老师和学生一般的防病知识和技能,培育良好的个人卫生生活习惯。4、对学生的学习场所、生活场所进行定期消毒,并保证教室空气的流通。5、一经发现学生有发热、咳嗽、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做到及时通知家长并带领孩子进行就医,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以由学校带领学生进行就医。二、等级划分与应急处置:(一)、第一级传染病事件:1、确认划分:(1)、流感:在流感最长埋伏期内出现体温大于 38 度,并伴有头痛、咽痛、肌肉酸痛等类流感症状,一个班级病例在 5 例及以上或全校病例在 15 例以上,30 例以下。(2)、集体性发热事件:在近 3 天内突然出现集聚性发热病人,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实,一个班级病例在 5 例及以上或全校病例在 15 例以上,30 例以下。(3)水痘:在水痘最长埋伏期内,皮肤粘膜上分批出现斑疹、丘疹、水疱并伴有较轻全身症状的病例在 30 例以下。(4)、流脑:学校出现有发热、头痛、淤点、颈部强直、喷射性呕吐等流脑疑似症状的流脑疑似病例。(5)、非典型肺炎:学校出现体温大于 38 度,并伴有咳嗽、呼吸困难等非典型肺炎疑似状的非典型疑似病例。2、应急处置:(1)、在第一时间内以电话形式向县教育局相关科室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发病情况。(2)、马上送病患到隔离室进行隔离,并协助学生家长把病人送医院进行就诊,同时严格控制病患病愈返校的隔离期限。(3)、学校及时了解和掌握疾病的发生情况及进展趋势,进一步落实各项应急预防和控制措施。(4)、卫生老师加强对校内消毒隔离工作的指导,并立即组织人员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