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三年级语文同步上册教案案例 要求环节完整、结构合理、思路清楚、繁简得当、时间分配科学,使教案能对课堂教学活动真正起到指导作用。那么应该怎么写好教案呢?今日我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于 2024 三年级语文同步上册教案案例,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2024 三年级语文同步上册教案案例 1 教学目标 1、用自己的方式认识生字。通过想象、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莞尔一笑”、“姹紫嫣红”等词语,积累好词好句。 2、读懂课文,想象花满窗前、汇成花海的漂亮景象,理解有关句子。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德国人把花种给别人看的美好情怀。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想象画面、体会句子内在含义。 教学难点 明白真正的美来源于真正无私的爱。 教学准备 老师:1、生字、词卡片; 2、准备几幅花卉图画; 3、了解作者季羡林生平及美好行为的小故事。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引导质疑 1、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花儿是美好的象征,人们爱用五颜六色的花装点生活,也爱亲手种花,领略那份独特的花香花色。德国人也不例外,不过他们种花是给别人看的。(板书课题:花是种给别人看的)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花要种给别人看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用两种不同符号勾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再把它们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识记生字情况。(全班读,或开火车读等) 3、抽学生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课文,感悟体会 1、精读第 1~3 段,感受德国人爱花的美好情怀。 ① 默读课文,德国人是怎样种花的?他们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分别用“”和“”画出来。 ② 沟通自己所画的句子,联系课文和实际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③ 对比朗读写种花人在自家养花和街上看花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象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漂亮景象。 ④ 老师把准备好的花卉图画发给坐在中间的同学,朝同一方向(左边和右边)高高举起,让看到正面的孩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⑤ 师小结:德国的种花人就和举画的同学一样,虽然自己只能看到花的背影,但是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花儿漂亮的笑脸。德国的种花人用自己的勤劳和爱心制造了美,并把美的东西与人分享,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情怀啊!与此同时,他们自己也收获到了美,这才是美的真谛。 ⑥ 齐读第 2、3 段,读出自己的感情。 2、抓住中心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