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表现出的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2)知道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而变化的定性规律,知道分子间距离是 r0 时分子力为零,知道 r0 的数量级。2.能力目标:通过一些基本物理事实和实验推理得出分子之间有引力,同时有斥力。这种以事实和实验为依据求出新的结论的思维过程,就是逻辑推理。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内容有两个,一是通过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和分子之间有引力和斥力的一些演示实验和事实,推理论证出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二是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而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能正确理解分子间作用力与距离关系的曲线的物理意义。2.难点是形象化理解分子间作用力跟分子间距离关系的曲线的物理意义。三、教学方法实验演示,教师讲解,课件演示四、教具1.演示分子间有间隙的实验。① 约 1m 长的,外径约 1cm 的玻璃管,各约 20~30ml 的酒精和有红色颜料的水、橡皮塞。② 长 15cm 的 U 形玻璃管、铁架台、橡皮塞、红墨水。2.演示分子间存在引力的实验。两个圆柱形铅块(端面刮光、平滑)、支架、钩码若干。用细线捆住的平板玻璃、直径20cm 的盛水玻璃槽、弹簧秤。3.CAI 课件;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曲线和两个分子距离在 r=r0,r>r0,r<r0 时分子力的示意图。五、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分子动理论是在坚实的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们通过单分子油膜实验、隧道扫描显微镜观察碳原子的分布等实验,知道物质是由很小的分子组成的,分子大小在10-10m 数量级。我们又通过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等实验知道了分子是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动理论还告诉我们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这个结论的实验依据是什么?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有什么特点?这是今天要学习的问题。(二)进行新课用心 爱心 专心【板书】第一节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1.已知的实验事实分析、推理得出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1)演示实验:① 长玻璃管内,分别注入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②U 形管两臂内盛有一定量的水(不注满水),将右管上端用橡皮塞堵住,左管继续注入水,右管水面上的空气被压缩。提问学生:这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总结归纳学生的回答:上述实验可以说明气体、液体的内部分子之间是有空隙的。钢铁这样坚固的固体的分子之间也有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