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一节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根据相关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熟练操作。2、会运用已学知识处理纸带,求各点瞬时速度。3、会用表格法处理数据,并合理猜想。二、能力目标:1、初步学习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完成某种规律的探究方法。2、对打出的纸带,会用近似的方法得出各点瞬时速度。三、德育目标 1 、通过对小车运动的设计,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并锻炼其思考的全面性、准确性与逻辑性。2、通过对纸带的处理,实验数据的图象展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科学方法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意识。3、在对实验数据的猜测过程中,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教学重点对实验的设计 数据的处理教学难点1、各点瞬时速度的计算。2、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规律的探究。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实验,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用具打点计时器 小车 钩码 纸带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运动的速度。我们这节课再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二、新课教学: 1、让学生自己设计好实验,并口头阐述相关实验器材及步骤。教师活动:根据实验目的,研究物体运动的特点、规律。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开始,提出问题:如何设计小车在重物下的运动实验?学生活动:思考实验过程并流利地口头阐述实验,包括设计思想、实施步骤和操作过程。点评:以前老师比较习惯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去做,使学生沿着老师指定的方向“轻松”前进,自然而然地养成了“饭来张口”的惰性,缺乏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虽然这儿不是重点,但可以顺便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好习惯。2、引导学生熟练地摆好器材,进行合理、准确地操作,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三思而后行”,注意实验逻辑性、合理性及其相关注意事项,而确保准确,并巡视全场,对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纠正。学生活动:进行实验操作,注意把实验过程和已学过的“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相对比,用心 爱心 专心及时提出问题。点评:(1)在动手操作之前,可以让学生先在头脑中实验,提前思考实验顺序和注意事 项;保证操作地顺利进行。 (2)和已学实验进行对比,使学生很好地应用了比较法,且有助于加深记忆。 (3)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可拿出来让全班同学参与解决,比如:“有的同学先松手, 再开打点计时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