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位移和时间的关系(2)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2.知道什么是 s-t 图像以及如何用图像来表示位移和时间的关系.3.知道 s-t 图像的物理意义,懂得用 s-t 图像的斜率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对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关系的分析,使学生知道公式和图像都是描述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数学工具.2.培养学生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二、学法引导1.教师通过直观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规律,引导学生讨论总结.2.学生通过观察来归纳、总结并上升为理论规律.三、重点·难点·疑点1.重点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2.难点用图像表示位移和时间的关系.3.疑点用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多媒体演示提高感性认识,从而达到理解的目的.四、课时安排1 课时五、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略)(二)整体感知本节的内容是运动学中最基本的内容,为后面学习运动学知识作准备.s-t 图像是学生第一次用图像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应让学生很好地接受和理解.(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在研究机械运动时,我们除了要关心运动物体位置变化的大小和方向(即位移)外,还要关心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从而判定有关的问题.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课本中图 2-6 的过程及对应的表格.要求同学们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看其中有什么规律?然后由老师概括得出:汽车的位移随时间均匀增加,时间增加几倍,位移也增加几倍.我们把这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对上述定义的理解应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体运动的轨迹是直线,另一方面是对“匀速”的理解,“匀速”是指运动快慢,“均匀”且运动方向不变,即是指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都相等.(2)特点:位移与时间成正比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时间增加几倍,位移也增加几倍,这就说明: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也就是说,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常量.用心 爱心 专心在物理学中,我们把某物理量的变化与时间的比值叫做这个物理量的变化率.由于位移是物体位置的变化,所以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叫做位置的变化率.如果变化率不变,则该物理量随时间均匀变化,因此,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也可表示为: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均匀变化,位置的变化率保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