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解 题 理 论 若 干 概 念 简 介 广西师范学院物电系 袁守华 本文以中学物理习题教学为例,对教学解题理论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中学物理教学中,当学生问“怎样解答物理习题”时,教师通常地回答是:首先要审好题,然后分析物理过程,确定研究对象,再选择适当的公式建立方程式进行计算。如果学生进一步追问:“应当怎样去分析物理过程”,“怎样确定研究对象”,“怎样选择解题的公式”,这时教师们将感到无言以对,没有办法把这种最常见的最基本的问题讲清楚。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在教学领域中不是个别的偶然现象,而是一种由来已久普遍存在的历史现象。这种状况反映出当今的习题教学在理论上还存在着重大缺陷,教师们的教学实践非常需要相关理论的支持。 习题教学中提出的这类基本问题,并不是物理学的研究课题,物理科学不可能为教师们提供这类问题的答案。就当前的情况看,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或人工智能都远远不能提供现成答案,然而这些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早已是急待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为了提高习题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了许多探索,总结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是这些总结基本上局限于经验的水平,始终停留在比较表面的层次上,缺乏深入系统地理论性分析和概括。 教学解题理论作为教学心理研究的一个部分,它既不是各种典型习题的题解也不是单纯的解题方法、策略的汇编。教学解题理论以教学领域的解题思维过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笔者认为,在这种研究中,应当把解题思维作为一个特定系统的运动过程来加以考察。要深入的分析、解剖这个系统,发现并仔细区别系统中的各种基本要素,认识这些要素的属性、特征、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与此同时,还必须研究这个系统的运动过程,要研究系统运动的内在作用机理及其阶段结构,研究各个阶段上系统的状态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和方式。目前人们对解题思维过程的认识还处于一种朦胧状态,在研究这种处于朦胧状态的事物时,为了区别其中不同的要素、属性和状态特征,就必须引入相应的概念,只有借助这些概念工具的力量,才能使我们的认识达到更加深入的理论层次,否则我们将只能在经验的层次上停滞不前。笔者希望从这种认识上的突破中为教师们的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上的支持,更希望从中找到新的教学方法要素和新的教学手段。(2006 年作者发布的计算机软件“高中物理智能解题导师”就是利用已有理论成果研制成的一种全新教学手段,最新的 1.5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