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中 物 理 教 学 中 “ 引 课 ” 浅 析台州市路桥区蓬街私立中学 杨结红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引入新课这一环尽管时间不长,但意义重大。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段精心设计的引课,通过寥寥数语或简单实验,便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快速进入“临战”状态,为新课传授打下良好基础。课型不同,教学内容不同,会使引课的形式千变万化,但成功的引课应该有些共同的特征,怎样的引课称得上成功呢?成功的引课有哪些特征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个四个方面衡量。一、能激发学习动机有研究表明,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最大因素往往不是智力而是动机方面。【 1】 有的学生上课铃声响后迟迟不能进入学习状态,对教学内容漠不关心,这样势必效率低下,收获甚微,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启发学生内在动机,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引课阶段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激发学习动机。首先,利用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一个有趣的小实验,一个引人入胜的小典故,物理学家生平,最近发生的科技大事等,都能让学生兴趣盎然,自然进入状态。其次,让学生提前了解本节课内容难度适中,与自己能力相称,不是高不可攀,也不是易如反掌。第三,强调学习内容的价值。在引课时,若能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在生活、生产、科研上有着重要应用,无论将来从事何种工作,都用得上这些,那必将产生学习的动力。某位老师在《电磁场和电磁波》一节教学中,如下引课: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磁波对我们来说越来越重要。从移动电话到广播电视,从互联网到航空导航,从卫星遥感到宇宙探测,它们的工作和运行都要利用电磁波。那么,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呢?它又有哪些特性?和我们熟悉的机械波相比,有哪些联系和区别?本节课,大家一起探究这个问题。二、能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所起的作用主要有三种:指向作用、激励作用、标准作用。【 2】 有了明确学习目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与目标有关的事情上,尽量排除无关刺激干扰,好象给思维确定卫个“锚点”。一个出色的物理教师总是能够在教学开始就向学生提出明确教学目标,师生在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围绕这些目标。某教师在《伏安法测电阻》这节教学中,如下引课:电阻是导体本身一个重要电学参量,在实际中经常需要测量电阻。那么怎样才能测量一个未知电阻呢?伏安法是测量电阻的重要方法。任何实验都有误差,伏安法测量电阻误差怎样是怎样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