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五一巾帼标兵小学教师事迹材料滴滴汗水,诚滋桃李满天下,点点心血,教育英才泽神州。她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村教师,从民办到转正,XX年心系教育,是她无悔的选择。她愿做一名普通的农村教师,用最淳朴的心教育最淳朴的孩子,情荫乡村是她终生的追求。她就是在工作中永不疲倦,乐观顽强,唯有“奉献”不变的XX小学教师——XX。XX,XX年参加工作,成为了一名民办教师。XX年赶上党的好政策顺利成为了一名公办教师。在过去的XX年里,辗转从教于几所农村小学。可无论身处何处,无论是民办还是公办教师,无论生活经历了怎样的变故,不变的是她扎根农村小学的决心,不变的是她XX年如一日爱生如子的母爱情怀以及一切以工作为重、学生为先的信念。一路艰辛一路泪XX年,年仅XX岁的她踏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来到了XX村小。说是村小,其实连一间像样的校舍都没有,孩子们上课的地点就在一户农家废弃的院子里。没有黑板,没有讲台,更别提各种教学设备了,连孩子的课桌都摇摇晃晃、破旧不堪。教孩子写字有时都需要写在地上,而且当时村里的孩子辍学现象也很严重。XX老师接过二年级的一个班级时,该班本就不多的学生平均分仅有37.2分。艰苦的条件、对教育的不重视并没有让她放弃当老师的念头,她凭着年轻人的热情,从基础做起,一步步带领孩子们前进。为劝说辍学的小洪刚返校,她五次进行家访,终于打动了家长和孩子;为了照顾留守儿童小西,她数次垫钱给孩子买学习用品;为了打好学生的基础,每个周末她都免费为学生辅导。两年下来,学生四年级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达到了85.6分,在领导眼里他又创造了一个奇迹。还记得那是一个雷电交加的下午,大雨滂沱,她不放心学生们自己走泥泞的路,决定把学生们一个个送回家。当她送回了最后一个学生时,才想起幼小的女儿还一个人在家。顾不得多想,她急急忙忙赶回家:漆黑的屋内,没有一点声响,“孩子,你在哪?妈妈回来了!”她大叫。“妈妈……”炕角传来女儿泣不成声的呼叫——可怜的孩子,抱着枕头,蜷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XX年的民办教师生涯,每天超强度的工作,每月微薄的工资,家里还有70岁高龄的患有高血压的婆婆,老人均常年用药,生活起居都需要人照顾。生活的重担并没有压垮她,毕竟那是她的追求XX年,她顺利转为公办教师,生活待遇的提高更加激励了她投身教育的热情,激励着她为教育奉献终身的决心。她主动买来教学书籍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充实自己,用她的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光有一桶水也是不够的,得有长流水,才能源源不断的浇灌这些祖国的花朵,让他们茁壮成长”。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了不愧对学生,XX老师自学了大专课程,这对于一名老民办教师来说,是多么大的毅力和自我超越。在她的影响下,两个孩子都很努力,也很懂事,学习上比学赶超,先后都考上了大学,一个现在大学已经毕业,另一个至今还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读研究生。当XX老师把更多的精力奉献给她所挚爱的学生的时候,家庭却出现了变故。XX年,丈夫不幸遭遇车祸,腿部截肢,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这对于她无异于晴天霹雳,婆婆高血压严重、丈夫身心受重创、父亲卧床不起……所有的担子都压在了她这个柔弱女人的肩膀,心力交瘁的她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巨大压力。学校领导实在不忍心看她日渐憔悴下去,特意准了她一个月的假期,让她在医院一心一意地照顾丈夫,帮助丈夫早日走出阴霾。然而,半个月不到,还没等丈夫出院她就返校了,只因为班里的学生自发组织去医院看望她,听着孩子们那一句句“老师,我们都想你了,您什么时候回来?”看到学生们对老师崇拜的眼神,再看看两个还正在上学未成年的孩子对妈妈依赖的目光,她擦干眼泪后下定决心,一定要重新振作起来!因为家庭需要她,学校的孩子们需要她,她要成为孩子的依靠,成为学生的支柱。从此以后,她每天都在家庭和单位来回穿梭,白天上班,下班后洗衣、做饭、照顾老人和丈夫成了她的必修课,绞尽脑汁为老人调理饭菜、洗衣打理,为丈夫做康复训练、平复心情。但面对孩子们求知的欲望和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愿,她别无选择。教学是她的责任,照顾亲人是她的义务,手心手背都是肉,她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