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和速度—位移公式。 2、灵活选择合适的公式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1、观察生活中各种与运动安全有关的现象,了解驾驶员在安全行驶中的数据。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实际分析结果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用运动学知识应用于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行车安全问题。2、 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自信心。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和速度—位移公式解题。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和速度—位移公式解题。教学过程:一、新课教学:追及问题是运动学中较为综合且有实践意义的一类习题,它往往涉及两个以上物体的运动过程,每个物体的运动规律又不尽相同.对此类问题的求解,除了要透彻理解基本物理概念,熟练运用运动学公式外,还应仔细审题,挖掘题文中隐含着的重要条件,并尽可能地画出草图以帮助分析,确认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关系、时间关系和速度关系,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幅物体运动关系的图景.借助于 v-t 图象来分析和求解往往可使解题过程简捷明了.例 1 汽车正以 10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前进,突然发现正前方有一辆自行车以 4m/s 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加速度大小为 6 m/s2的匀减速运动,汽车恰好不碰上自行车、求关闭油门时汽车离自行车多远?分析 :汽车在关闭油门减速后的一段时间内,其速度大于自行车的速度,因此汽车和自行车之间的距离在不断缩小,当这个距离缩小到零时,若汽车的速度减至与自行车相同,则能满足题设的汽车恰好不碰上自行车的条件,所以本题要求的汽车关闭油门时离自行车的距离 s,应是汽车从关闭油门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与自行车速度相等时发生的位移 s 汽与自行车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 s 自之差,如图 1 所示.解 1 :汽车减速到 4m/s 时发生的位移和运动的时间 这段时间内自行车发生的位移:s 自=v自t=4×1=4m, 汽车关闭油门时离自行车的距离:s=s 汽-s 自=7-4=3m. 解 2 利用 v-t 图进行求解.如图 2 所示.直线Ⅰ、Ⅱ分别是汽车与自行车的运动图线,其中划斜线部分的面积表示当两车车速相等时汽车比自行车多发生的位移,即为汽车关闭油门时离自行车的距离 s. 图线 1的斜率即为汽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所以应有 常见错误之一:错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