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幅、周期和频率从容说课 本节课讲述描述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等几个物理量.它是上节课对简谐运动研究的延续,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引进振幅用来直接反映简谐运动中的最大位移,间接反映简谐运动的能量,引进周期和频率用来反映简谐振动重复运动的快慢.只有切实理解了本节所学的几个物理量,才能更好地、更全面地反映出简谐运动的运动特征.尤其对以后的学习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例如:对交变电流、电磁振荡等知识的学习. 结合本节内容的特点,对本节教学的目标定位于: 1.知道周期、振幅、频率三个物理量的定义,并理解其物理意义. 2.理解周期与频率的关系,并能对二者进行换算. 3.知道物体振动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对周期、频率、振幅的认识和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振幅与简谐运动能量的定性关系.以及振幅与位移的区别.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更好地接受知识,本节课采用先学后教、实验演示、讨论总结等方法。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本节课的教学顺序确定如下: 复习提问→新课导人→指导自学→归纳总结→强化练习→小结. 一、知识目标 _ 1.知道描述简谐运动的周期、振幅、频率三个物理量. 2.理解周期与频率的关系,并能进行两者间的换算. 3.了解物体振动的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 2.提高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对简谐运动周期性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社会新旧更替.螺旋前进的道理。 教学重点 对简谐运动周期、频率、振幅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难点 1.理解振幅间接反映振动能量的理论依据. 2.区分振幅与位移两个物理量. 教学方法 指导性自学、实验演示、多媒体辅助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法. 教学用具 投影片、弹簧振子、秒表、CAI课件 课时安排 l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复习提问 ①什么叫机械振动? ②什么叫简谐运动? 2.导人 用心 爱心 专心 通过上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简谐运动,但如何对简谐运动来进行定性的描述和定量的计算呢?这就需要我们引进一些能反映简谐运动特性的物理量——周期、频率和振幅,本节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这些物理量. 二、新课教学 (一)振幅、周期和频率. 基础知识 请学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同时思考下列问题: [投影片出示] 1.什么叫振幅?其物理意义是什么?单位又是什么?用什么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