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科技风险案例63条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信息中心二○一○年八月序言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银行业已成为信息技术高度密集、高度依赖的行业,同时也是受信息科技风险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不仅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还关系到整个银行业的安全和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根据近几年国际上出现的信息系统故障事件分析,如果银行信息系统中断1小时,将直接影响该行的基本支付业务;中断1天,将对其声誉和市值造成极大伤害;中断2~3天以上不能恢复,将直接危及银行乃至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同时,随着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等网络金融服务的快速发展,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犯罪活动也日益增加,威胁银行业信息安全、针对网上银行的案件呈上升趋势,对客户利益和对银行声誉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2004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信息科技风险明确划归操作风险的范畴,使得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成为了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银监会对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高度重视,对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商业银行也普遍提高了对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关注程度,银行业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近年来国内外信息科技风险事件时有发生,系统重大停机宕机、核心业务系统中断、网站安全漏洞、网上银行虚假交易、客户资金被窃取等。后果严重,教训深刻,网络与信息安全形势不容忽视。这些事件的发生再次向我们敲响警钟:信息科技工作一旦发生问题就是重大问题。信息科技风险就在身边,强化风险监管刻不容缓。以史为镜知兴替,以案为鉴明得失。基于此,银监会组织专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计算机犯罪案件和信息安全事件进行了认真梳理,从中选择有代表性和借鉴意义的典型案例,开创性地编写了《银行业科技风险警示录》。该书汇编刊印工作非常适时,非常必要,在银行业计算机犯罪与信息安全事件研究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入选案例都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为银监会系统的IT风险监管工作提供了有效资料,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广大员工提供了警示教材。这些素材新、内容全、深入浅出、富有新意的案例分析无论对银行风险管理部门、信息科技部门继续深入研究相关案例,还是对银行高管人员、审计人员以及从事相关业务的广大员工,都具有实践的借鉴价值和指导作用。《银行业科技风险警示录》汇编教材意义重大,值得肯定。“前事昭昭,足为明戒”。银监会系统一定要高度重视信息科技风险管控工作。切实分析好、利用好这些案例,认真查找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内控管理、安全防范、信息技术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与不足,清醒把握当前防范计算机犯罪与信息安全面临的形势。采取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内控、提高信息安全管理能力,遏制计算机犯罪快速上升势头。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能够吸取这些案例的教训,警钟长鸣,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科技风险警示教育,做好计算机案件与信息安全事件防范工作,促进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提升信息科技风险防范水平。我们坚信:通过提高信息科技风险防范意识,完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机制,计算机案件和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就会大大降低,所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也将会大大减轻。是为序。郭利根二O一O年八月前言随着信息科技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客户服务、营销、内控、经营管理等工作中应用的不断深入,涉及信息技术的犯罪案件与信息安全事件不断发生,且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近年来出现的一些重大金融信息科技风险案例表明,信息系统为金融机构日常运营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持,银行业的稳健经营离不开对信息科技风险的有效管理。国外两大事件将科技风险管控重要性昭示天下。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飞机撞击美国纽约世贸中心。该恐怖袭击事件瞬间彻底毁灭了数百家公司所拥有的重要数据,令近九百家机构因此倒闭,美洲银行、德国银行、国际信托银行、帝国人寿保险公司、摩根斯坦利金融公司、美国商品期货交易所等数十家世界金融巨头遭受了重大损失。2009年11月8日黑客集团成功入侵苏格兰皇家银行(RBS)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