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除夕的传统美食及习俗 除夕因常在夏历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民间最为重视。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除夕的传统美食及习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关怀。 除夕传统美食 1、元宵 又名汤圆,在南方比较普遍。其是用糯米搓成圆形(可往里加入不同口味的馅),再放入锅里煮食,寓意团团聚圆。元宵一般当早点或年饭主食,不管是餐馆酒店还是家中,都很流行这道美食。 2、年糕 春节食年糕的风俗,兴于宋代,盛于明代。吃年糕,由“年年(粘粘)高(糕)”的吉利如意之意,演绎为年年高升之意。 3、鱼 春节吃鱼可是有讲究的,预示着年年有余,所以春节吃鱼是老北京人的一项习俗。 4、馄饨 新年吃馄饨取其开初之意。传奇盘古氏开天辟地,使“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结束了混沌状态,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则取“馄饨”与“浑囤”的谐音,意思是粮食满囤。 5、饺子 是中国的传统食品之一。也称作扁食或煮饽饽。古来只有馄饨而无饺子。后来将馄饨做成新月形就成饺子了。在唐代吃饺子的习惯已经传到中国的边远地区了。除夕夜,十二点钟声一敲响,就开头吃饺子,因此时正是子时,取其新旧交替,子时来临之意。 6、长面 也叫长寿面,新年吃它,预祝寿长百年。古代的一切面食都叫做饼,所以汤面起初也叫汤饼,开头的面片不是擀成或压成的,而是将和好的面,用手往锅里撕片片,和北方吃的“乌鸦头”、“猴耳子”等的做法差不多。到唐代以后开头用案板擀面,才渐渐有了长面、短面、干面、素面、荤面、挂面。 除夕的习俗 年夜饭 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叫团聚饭,依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 传统座次 根据老礼,除夕夜传统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年宴的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假如是请客,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仆人则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余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大家都不能动手。 饮食特色 北方人年夜饭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饺、鱼、年糕、长年菜等。因为水饺状似金元宝,有富贵之意;鱼这道菜不能吃完,因为在汉语中“鱼”和“余”同音,有“年年有余”的吉利意思;年糕则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长年菜则有长寿的意涵。华南则多有鸡、烧肉、发菜、蚝豉等,因为“发菜蚝豉”与“发财好市”谐音。江南的典型年夜饭必有鱼,丰富汤锅。 贴春联 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