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霜降时节的来历及寓意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八个节气,同时也是秋季最终一个节气,是降温的标志,代表着天气渐冷,并且开头降霜了。下面一起来看看为大家整理的霜降季节的来历及寓意,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霜降节气的由来 霜降,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上古时代以“斗柄指向”划分节气,当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戌位(西北方),为霜降节气。汉至明末,以“平气法”(时间平均法)划分节气,用圭表测日影确定冬至日,以冬至为起始,每个节气间隔时间约 15 天,霜降约在冬至后 300 天。清初(1645 年)起至今,以“定气法”划分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210 度时,为霜降节气。在每年公历 10 月 23—24 日交节。 霜降过后,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较热,秋燥明显。“霜降”节气反映的是昼夜温差变化较大、天气慢慢变冷,并不是表示进入这个节气就会“降霜”。其实,“霜”也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霜”是地面的水气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聚成的。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大的表现,故以“霜降”来命名这个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节令。 霜降节令是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俗话讲“霜降杀百草”,霜降过后,植物慢慢失去生气,大地一片萧索。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可见“霜降”表示天气渐渐变冷,阴气始凝。霜降节气后,常有冷空气侵袭,而使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变化大,明显感到早晚较冷。“霜降节气最明显的就是昼夜温差变化较大。 古代平气法节气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豺狼开头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 霜降节气的寓意 霜降节气释义:是秋季的最终一个节气,是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意味着即将进入冬天。 霜降节气的含义是天气渐冷、会有初霜消逝的意思,但是这并不表示霜降的到来就是降霜,这是秋季的最终一个节气,也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头。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每年的公历 10 月 23 日或 24 日,太阳运行到黄经 210 度时为霜降节气,随着霜降的到来,北方第地区已经呈现出深秋的景象,天气也一天比一天的冷。 随着霜降的到来,气温会降到零摄氏度或者以下,不耐寒的作物已经收获或者即将停止生长,草木开头落黄,秋收冬种也已经完成了,辛勤一年的人们可以好好的休息一下。 在中国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