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代表我的祖国”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我代表我的祖国 ① 徐悲鸿是我国杰出的爱国画家。 ②1919 年到 1927 年,他在欧洲一些国家留学。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在外国的中国留学生,常受到一些人的(忽视、蔑视、卑视)。 ③ 有一次,许多留学生坐在一起聚会。一个外国洋学生站起来,恶毒地说:中国人又蠢又笨,只配当亡国奴,就是把他们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坐在一旁的徐悲鸿被(激动、激怒、激起)了,他走到这个洋学生面前,大声地说:先生,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行吗?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一比,等学习结业时,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④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⑤ 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欧洲绘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经过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 ⑥ 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常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 ⑦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过去了,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震动、轰动、惊动)了整个画界。 ⑧ 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震惊。他找到徐悲鸿,鞠了一躬说: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 1.划掉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词。 2.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 功夫不负有心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眼不识泰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4.第④段与第⑤段、⑥段的关系是( )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5.第③段与第⑧段的作用是( ) A.过渡和总结,表现了徐悲鸿为国争光的品质。 B.前后照应,用对比手法烘托了徐悲鸿为国争光的品质。 6.徐悲鸿是怎样的一个有心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划去:忽视 蔑视 激动 激起 震动 惊动 2.做事只要舍得下工夫,最终会获得成功的。 长着眼睛辨不出泰山,比方浅陋无知。 3.文章的第①段 4.A 5.B 6.他是一个勤学苦练、有志气能为国争光的人。 (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