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设计 2(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地球与宇宙第一课《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设计数学系 12 初教 马玲梅 2024024352一、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地球表面的地形》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五单元第一课,从单元内容编排结构来看,本课内容具有总起作用,教材内容的安排:让学生大致了解认识地球表面的地形及整体概况。 本课是学生初步认识地形图的一课,通过实际图片再到地形图的一个过程,从而初步认识观察地形图的方法,同时这样的观察又是开放的、具有探究性。本课教材中主要安排了两个活动内容,第一、我们所看到过的地形,这一活动内容主要是通过回忆曾经去过或年到过的地形来相对应说出这一地形特点的地貌特征,这一认识从实到形,是学生认识事物的一个转变;第二、观察地形图,这一活动步骤主要是通过进一步观察地形图来了解我国地形结构和地球表面地貌特征状况。二、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脉、河流、海洋等地形。2.情感态度:对地球表面地形的讨论产生兴趣,能自觉关注和编写相关的信息。三、教学重点 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四、教学难点 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知道并描述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五、教学时数 1 课时六、教学过程科学概念: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丘陵、峡谷、平原等;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一)初步感受,激发兴趣1.老师出示一地球仪,问:这个地球仪与我们以前看到的地球仪有什么不一样?(凹凸不平)说明了什么?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地球表面的地形》。”2.你想了解本课哪些方面的内容呢?3.根据图片,说说自己看到的地形。老师板书:海洋、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二)提出问题,什么是地形地形指地球表面的形态,简称地形,又称地貌。(三)做一做统计一下我们去过的地方都有哪些?我们的家乡是什么地形? 地球表面的地形 科学概念:1.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2.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过程与方法:1.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2.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脉、河流、海洋等的地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对地球表面地形讨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