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教学设计 1、让学生了解古体诗的基本特征以及曹诗的写作风格; 2、让学生初步学会鉴赏古体诗,领悟古体诗的艺术魅力,在初中的基础上提升鉴赏水平。 1、从初中学过的曹诗入手,解读本诗; 2、抓住忧字作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加深学生对曹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3、反复进行朗读,帮助对诗歌的理解。 1、引入: (幻灯 1:封面)同学们在初中学过两首曹操写的诗,谁还记得呢?谁可以为大家背一背吗?(背完一首后分别切入幻灯 3、4:《观沧海》《龟虽寿》) 2、展开: ⑴ 这两首诗是曹操在早期写的,正当壮年的他,雄心勃勃,要实现他统一中国的梦想,诗中表现了他为实现伟大理想的坚定决心。 问:那么,这首《短歌行》作者是在什么时候写的呢? (幻灯 2:写作背景) 要读懂除了要了解创作背景之外,也需要多读的,只有读多了,才能真切的体会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下面请大家读一读全诗。读的时候总体的体会一下,作者在诗中流露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学生读诗,配乐)你能够用最少的字概括出来吗?(提问学生)一个字忧。 ⑵ (读 1~8 句)问:作者忧从何来?又如何解忧?(提问学生) 分析:是感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作者说解忧唯有杜康,杜康真的可以解曹操的忧吗?曹操真的认为酒可以解忧吗?不是。分析赤壁之战的战败原因,缺乏辅助他成就霸业的人才。 落实字词:几何、去、杜康。 ⑶ (读青青子衿到心念旧恩)问:我们刚才读的几句诗表达了曹操对人才的什么感情?从哪些诗句中看出来? 分析:巧用两个语典青青子衿和呦呦鹿鸣表达对人才的渴慕和呼唤,然后虚开一笔,想象四海之内人才聚集到他的麾下的场面,深切的表达出他对于聚天下英才的希望。(辍掇之辨,辍表达的是作者忧之深,而掇说更能表达曹操对人才的渴求)。 落实字词:苹、鼓(一鼓作气)。 ⑷ (读最后几句)问:英名的领袖都懂得人才的重要,但怎样才能吸引人才南飞为自己以及自己的伟大事业服务呢?你看,乌鹊(人才)在举棋不定,在寻找心目中的明主,曹操怎么向天下贤才发出呼唤呢? 分析:天下贤才啊,不要犹豫了,我会敞开宽阔的胸怀来欢迎你们,也会用真诚的态度来对待你们,快来吧,和我一起完成一统天下的伟业吧!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语典一个事典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态度,也印证了他在《龟虽寿》的誓言。 落实字词:厌(学而不厌)、哺、存(有子存焉)。 3、深化: ⑴ 乐朗读全文。问:曹操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怎样的忧呢?我们又如何理解他的忧呢?我们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