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厂用电接线一、高压厂用电系统的接线要求几点原则:1各机组的高压厂用电系统应相对独立,对200MW及以上机组尤为重要。主要目的:防止某一台机组的厂用电母线故障时,不至影响其它机组的正常运行;事故被限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也便于处理,并使机组在短时间内恢复运行。2高压厂用电系统应设置启动/备用电源。3要考虑全厂的发展规划。4由于大多数电厂均是一次设计分期建设,所以应充分考虑在这种情况下高压厂用电系统运行方式。二、各种容量机组的高压厂用电接线对于小机组,一般机炉的数量不对应,锅炉蒸汽进入母管,然后向汽轮机供汽。大容量负荷主要集中于锅炉房和输煤系统。因此,在小机组的设计中,高压厂用电母线应按炉分段。发电机组容量增大时,汽机辅机的容量也越来越大,汽机房内的高压负荷逐渐增多,加之在大容量机组中机、炉都成单元制运行。当机组容量超过200MW以上时,高压厂用电母线应按机组单元制分段。因为厂用电系统一般可随机组检修时一起停电检修,加之高压厂用电母线故障率极小,所以无论大小机组,绝大部分的高压厂用电系统度采用单母线接线。高压厂用电母线都设有工作及备用两个电源,当工作电源故障时去时,备用电源应能自动投入。1小机组的高压厂用电接线在小容量机组中,高压厂用电母线是按炉分段的。一般情况下,当锅炉容量为65t/h及以下时,两台炉可合用一段高压母线;锅炉容量达到120~220t/h时,则一台炉是一段母线。当发电机接在一段较低电压母线上时(发电机的机压母线),高压厂用电源一般从此母线上通过高压厂用变压器引接,当厂用电电压与此电压一致时,可有母线直接引接(此时,高压厂用电动机称为直配电机)。如机组通过升压变压器直接送入较高的电力电网,则从发电机引线处直接引接高压厂用电源。2大中容量机组的高压厂用电接线大部分100MW及以上机组,其高压厂用电电源是从发电机出口母线处通过厂用变压器引接的,厂用电系统的备用电源另设。机组启动时,先由备用电源向厂用电系统供电,待运行正常后,这手动切换至正常电源。在发电机极端设置出口断路器,机组启动时,可先断开断路器,厂用电系统由电力系统反送电,待发电机投运后,便自动由发电机供给电源。采用这种接线方式,可不必再另设启动电源。高压负荷一般度比较重要,大多设有备用设备,当工作设备故障时,备用设备会自动接替工作。为使工作和备用设备不会因母线故障而全部停运,设计中又将母线分为两段,把互为备用的设备接于不同段上。随机组和高压厂用变容量的增大,系统中的短路电流也在增大。为限制短路电流水平,除适当加大厂用变压器阻抗外,还采用了低压为分裂绕组的分裂变压器,并将一台机组的两段高压母线接于不同绕组上。分裂变压器由于两个低压绕组间的分裂电抗很大,在短路时不仅可以有效阻止另一绕组电动机反馈电流的流入,与双绕组变压器相比减少故障绕组对非故障绕组母线电压的影响,使在另一段母线上运行的高压负荷能较正常地运行。TOP补充:三、高压公用负荷的接线1设置高压公用段母线的目的发电厂中有些负荷不宜机组为单元,而是为全厂服务的公用系统,如化水输煤,污水处理,修配厂等。对于这类负荷的供电,要避免仅依靠某个电源或某一台机组,以防止因某个电源或某一台机组停运时而使公用负荷不能运行,从而造成全厂停运事故。在设计公用负荷接线时,还要注意其与连续施工的适应性。一般在在建设第一台机组投运前,公用负荷就必须建成投运,以保证在第一台机组建成后便能投产。容量为200MW及以上的机组,如公用负荷较多,容量较大,采用组合供电方式合理时,可设立高压公用段母线,但应该保证重要公用负荷的供电可靠性。对于小容量机组,公用负荷容量不大,且大部分为低压负荷,因此如有高压负荷则直接接入高压厂用电母线上,而其他的低压负荷则通过高压厂用电母线上的降压变压器供电。2公用段的接线方式公用段一般也分为两段,以便将互为备用的负荷接于不同的公用段上。公用段应设有工作/备用两个电源,可分别由高压厂用电系统引4个不同电源,也可以仅引两回电源,而两个公用段互为备用。3公用段的设置地点当公用负荷距离厂房较近时,可见公用段设在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