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清小说的情节脉络。2.熟记并理解倒叙手法的作用。3.能分析祥林嫂的形象。【学习过程】任务一 自读课文,结合《红对勾》,完成下列填空。1.《祝福》写于 1924 年。后收入鲁迅第二部小说集《 》。2.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 ,和典型的 描写,塑造各种具有典型性格的 ,广泛地、多角度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作品。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有 、 、 、 、 等。3.文中“四书”指《 》、《 》、《 》、《 》,“五经”指《 》、《 》、《 》、《 》、《 》五部经典著作。 4.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1)钝( )响 (2)寒暄( ) (3)朱拓( ) (4)间( )或 (5)悚( )然 (6)踌蹰( )( ) (7)谬( )种 (8)俨( )然 (9)形骸( ) (10)呜咽( ) (11)驯( )熟 (12)桌帏( )(13)讪讪( ) (14)歆( )享 (15)咀嚼( )( ) (16)渣滓( ) (17)蹙( )缩 (18)门槛( ) (19)窈( )陷 (20)惴惴( ) (21)不更( )事 (22)尘芥( )堆 (23)烟霭( ) (24)孽( )根任务二 再读课文,编写“人物年表”,了解祥林嫂的命运悲剧。小说的主人公是祥林嫂,她一生的经历都有哪些呢?请大家速读课文,填写祥林嫂年表。 祥林嫂年表到鲁镇以前在卫家山和比自己小十岁的丈夫结婚,后来没有了丈夫到鲁镇一年二十六七岁,冬初逃到鲁镇做工,很勤劳。祝福时很忙 到鲁镇二年 到鲁镇三年 到鲁镇四年 到鲁镇五年 到鲁镇六年 到鲁镇七年 到鲁镇八年 到鲁镇九年 到鲁镇 30 年问我三个问题。死亡 。任务三 课文和上表对比会发现,本文并非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的,而是采用了 的手法,在序幕以后就写出了故事的结局。在结构上采取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任务四 找出文中关于祥林嫂的三处肖像描写,填写下列表格。时间年龄服饰面貌眼睛初来鲁镇二十六七岁 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 再来鲁镇 顺 着 眼 , 眼 角 有泪 痕 , 眼 光 无 精神 临死之前 头发全白,手拄竹竿,下端开了裂,手提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 任务五 比较祥林嫂三次肖像描写的异同,通过查阅资料、工具书和小组讨论,结合祥林嫂不同阶段的具体生活遭遇,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课下作业】 研讨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把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写在下面。【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任务一 1.彷徨 2.情节 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