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列传一、读准字音颍上(yǐnɡ) 鲍叔(bào)仓廪(lǐn)匡正(kuānɡ) 少姬(jī) 枝柯(kē)衰微(shuāi) 燕王(yān) 商贾(ɡǔ)不肖(xiào)二、一词多义(1)善(2)去(3)与(4)知(5)乎三、词类活用(1)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名词用作动词,做官)(2)管仲既任政相齐(名词用作动词,辅佐)(3)鲍叔事齐公子小白(名词用作动词,侍奉)(4)桓公实北征山戎(名词用作状语,向北)(5)南袭蔡(名词用作状语,向南)(6)管仲因而信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守信用)(7)召忽死之(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8)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形容词用作名词,好的事情;不好的事情)(9)富国强兵(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富裕;使……强大)(10)贵轻重,慎权衡(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贵)(11)然孔子小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小)四、古今异义(1)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古义:困厄 , 处境艰难 。今义:生活困难;贫穷。(2)鲍叔不以我为不肖古义:没有才能。今义:品行不好(多用于子弟)。(3)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古义:交换货物。今义: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4)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古义:两个词 ,“ 因”是趁机 ,“ 而”是就 。今义:连词,表示结果。(5)贵轻重,慎权衡古义:指经济的发展。今义:重量的大小。(6)故上下能相亲也古义:两个词 ,“ 相”是互相 ,“ 亲”是亲近 。今义:①定亲前家长或本人到对方家相看。②为寻找结婚对象,男女双方经人介绍见面。五、文言句式(1)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判断句)译文:管夷吾 , 是颍上人 。(2)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被动句)译文:我曾经多次从政却总是被国君贬斥。(3)管仲囚焉。(被动句)译文:管仲被囚禁。(4)分财利多自与。(宾语前置句)译文:分财分利时经常多分给自己。(5)岂管仲之谓乎?(宾语前置句 固定句式)译文:这话大概说的就是管仲吧?(6)任政于齐。(状语后置句)译文:在齐国施政。(7)不以为言。(省略句)译文:不把 ( 这种事 ) 对外人说 。(8)管仲世所谓贤臣。(固定句式)译文:管仲是人们公认的贤臣。 [资料链接]春秋第一相——管仲管仲(?-前 645),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一带)人。名夷吾,字仲,史称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经济学家。管仲少年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的重担。经鲍叔牙力荐,成为齐国上卿,进行改革,使齐国日益富强,国力大增。他以“尊王攘夷”为号召,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被称为“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