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教学资料(5)读《论语》有感 有些书看了哭,有些书看了想笑,有些书看了想骂,有些书看了想去做些什么,还有一些书让你看了忍不住长久的陷入了沉思。趁者寒假的闲暇时间,仔细地诵读了这一本薄薄的小书———《论语》。说它是薄薄的一本小书,实在不假。虽然字印的斗大,但却页码总共也不过 180 页。想想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此的一本小书。若是摆在那些厚似馒头, 重似砖头,印刷精美似绣花枕头的大部头巨著之中。实在是不起眼之极了。捧着这本薄小的书,你会感觉到一种沉重,这种沉重不仅是它本身分量的沉重,更是它思想的深厚和夯实。难以想象,就是如此的一个薄薄的小书,却统治了中国近二十个世纪,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论语》是一部年代久远、体量博大、内涵丰富、道理深奥、文字怪僻的中国古文化经典。《论语》是“语言的论纂”,是一部言行录,主要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追记孔子的言行。其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涉及哲学、历史、社会、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等诸多方面。特别是以“仁义”为核心的,忠、恕、孝、悌、宽、信、敏、惠、智、勇、刚、毅、温、良、恭、俭、让等道德规范,或者说从朴素的自然法则中演绎出来的生命的大智慧,确实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水平,时至今日,仍不乏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孔子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其思想学说是以“仁义”为核心的德政与礼治,其天道观是唯物崇尚自然的,其人生观是重实践、重人伦、重内省而积极投身于社会现实,其教育思想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循序渐进、启发疏导的普及教育,其经济理念是“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达以得民安民,其军事思路是“足兵”、“武备”以反对擅灭人国、擅灭人祀的战争征伐而不一般地反对所有战事。同时,孔子穷其大半生的精力,立杏坛以授学开私人教育之先河,救典籍于整理弘传统文化之流播。“三千徒弟子,七十二贤人”,成就了孔子“万代师表”的悠悠英哲名;《诗》、《书》、《礼》、《乐》、《易》,彰显了圣人“世界先贤”的熠熠赤子情。孔子仰其忧患心思与情怀,诵诸道义仁德文章,影响千秋,彪炳万里。以“仁义”为内核、以“中庸”为准绳的伦理哲学,以及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理想的儒家学说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霜雪雨而长青犹茂,成为中国社会的立国安民思想。传统的儒家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理论,蕴含着许许多多人生哲学和做人的道理。阅读儒家经典,可以使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