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课 *李将军列传 [学生用书 P27])一言九鼎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君打算带领 20 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 19 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您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您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一言九鼎”和“毛遂自荐”出自同一个典故。平原君夸奖毛遂“一言九鼎”的本意是烘托他的口才好,演变到现在就成了信守诺言了! “一言九鼎”比喻一句话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形容人说话信誉极高,一言半语就起决定作用。(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英雄悲剧西汉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在那个绚烂的时代,忠臣良将灿若星河。他们或因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或因骁勇善战、纵横沙场而被历史铭记,被人民颂扬。李广,抗击匈奴的大将,千百年来,他悲壮的经历使人们一直赞美他、惋惜他、怀念他。太史公也通过李广的悲剧结局揭露并谴责了统治者的任人唯亲、刻薄寡恩以及对贤能的压抑与扼杀,从而使这篇传记具有了更深一层的政治意义。官职的任免升降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指南录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职。2.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3.擢。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如《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