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及专业进展简史 中医儿科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具体名单: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2 广州中医药大学 3 南京中医药大学 4 天津中医药大学 5 河南中医学院 6 辽宁中医药大学 7 上海中医药大学 8 湖南中医药大学 9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10 长春中医药大学 11 成都中医药大学 12 甘肃中医学院 13 安徽中医药大学 14 浙江中医药大学 15 江西中医药大学 16 贵阳中医学院 17 山东中医药大学 18 山西中医学院 19 首都医科大学 20 湖北中医药大学 中医儿科学专业介绍 中医儿科学专业是一级学科中医学专业下的二级学科,它是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以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为基础,以中国传统的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为手段,以辩证论治为核心,讨论自胎儿至青少年这一时期小儿的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以及各类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医学科学。中医儿科学荟萃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小儿养育和疾病防治的丰富经验,随着中医学的进展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中医儿科学专业进展简史 中医儿科学的进展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期(远古南北朝)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原始的医学活动。据考古学家考证,我国 69 万年前的“北京人”平均寿命大约只有 14 岁,因而可以说,人类早期的医学活动中,包括了相当部分的儿童医疗保健内容。《山海经》中所载巫方是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科医生。史书中明确记载的儿科医生则始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人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古代医籍中关于儿科疾病的早期记载见于西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书中有关于“婴儿病痫”、“婴儿瘛”的记述。《汉书·艺文志》载有“妇人婴儿方”19 卷,是早期的妇儿科方书。《内经》不仅建立了指导各科临床的中医理论体系,而且提出了有关儿科的不少论述,如小儿生长发育、体质特点、先天因素致病、某些疾病的诊断及预后推断等。《伤寒杂病论》建立的辨证论治体系,特别是脏腑论杂病,对后来儿科辨证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时期已有儿科医案记载,如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曾以下气汤治小儿气鬲病,东汉名医华佗曾以四物女宛丸治小儿下利病。《隋书·经籍志》记载南北朝医药书中专门列出儿科、产科等医事分科,同时也出现了小儿医学专著,如王末钞的《小儿用药本草》2 卷,徐叔响的《疗少小百病杂方》37卷等。 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