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问题情况调研报告 目前,对中西部地区来说,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良好机遇承接产业转移,在产业对接中增强本地产业的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是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快速进展的重要途径。 一、基本情况 中西部地区对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的重要性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但对于如何借东部产业转移承接的力量,实现中西部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高度化目标,并且在此过程中有效实现趋利避害的问题,重视程度还显不足。因为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东业西移对中西部地区经济进展有积极作用,但不可避开地存在着负面影响。假如忽略了这些隐患问题和负面影响,非理性的承接转移产业,中西部将难以在产业竞争性对接中取得预期的成效,甚至可能会恶化进展环境,延缓中西部的进展。对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进行讨论,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是当前我国产业转移实践的客观要求。 二、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当前面临的问题 (一)产业配套不完美。中西部对比沿海地区工业圈最大的劣势就是产业配套不完美(已完整但不完美),有些地方虽建有小微企业孵化园,但实际利用率不高,一是运作成本高,二是不符合小微企业生产要求。与相关产业配套的公共设施影响与相关产业配套的小微企业入驻,如廉租房、子女入园、入学等问题。 (二)工作人员服务意识需要增强。沿海与内地行政部门存在意识差异,政策落实上沿海要优于内地。内地相比沿海地区最大的优势在于优惠吸引政策的优势,但劣势是政策经公布后具体在地方各职能部门的落实不理想,这个落实不是政府不同意,也不是政府职员不主动,这是内地主导政策的执行机构或办事人员意识未能同步,没有跟上经济进展的步伐。如我县一小微企业,2024 年急需200 万元贷款,担保公司个别工作人员反复折腾,最终贷款却没有办成。2024 年我县 10 余户企业申请 2 万元/户项目技改补助,历时三年才兑现。 三、解决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问题的建议 (一)继续改善“软环境”。中小企业孵化园区及配套住房的规划和建设应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各级地方在招大企业的时候尤其要强调当地有配套的小微企业孵化区,引进该大企业的时候必定面对的是他本身的供应链有很多小微企业在配合,而这种小微企业当中又有可能产生有潜力的大型企业,很有可能这些小微企业背后的股东可能是某大型企业的高管或股东,所以政府可否考虑在修建甚至租用的时候考虑相关的优惠政策(不是税收优惠,而是租赁费用的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