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对信息的感知_教案人体对信息的感知_教案 备课时间:1 课时 授 课 时 间:xx 月 xx 日 总第 3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眼球以及眼的附属结构及其功能 2.模拟眼球成像过程,了解凸透镜成像原理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型、模拟眼球成像过程,培育学生观察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探究中进展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情感与态度:培育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眼球的结构和模拟眼球的成像过程。 教学难点 眼球的结构和模拟眼球的成像过程 作业内容完成本节 P43 讨论题 第 1、2 题 教学流程与板书设计 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完成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先闭上双眼 20 秒,再睁开双眼,并设置问题进行提问,进而引出眼的结构),紧接着让学生利用5 分钟时间,阅读书本 p41-43 页的内容完成导学案 1。 设计意图:生动的情景引入,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让学生感知到生活与学习是紧密联系的,另外让学生清楚本节课所讲内容。 环节二:引导探究 1:描述眼的结构 (请一位学生配合老师一起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真人展示,更加能激起学生兴趣认识眼的结构 2:展示眼球结构模型(解说眼球模型的各个结构以及功能) 引导学生学习(提示学生:观察的时候借助课本应从外到内,由前向后进行观察) 设计意图:通过眼球的结构模型,更加直观的引导学生认识眼球的结构,另外意在培育学生的观察能力。 3:多媒体展示眼球结构,进行抢答环节完成填图。 设计意图:通过抢答环节完成填图,检验学生掌握情况,同时也进一步强化对眼球基本结构的认识。、 4:模拟眼球的成像过程 (借助课本上的提示,以小组为单位,谈论探究凸透镜成像原理,并完成导学案 2) 设计意图:培育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拓展探究 资料: 有一个小女孩,她看不见周围的物体,想一想,这种情况可能是眼睛的哪些部分出现了状况?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总的设计意图是在原有的知识上学以致用 环节四:归纳小结 1:学完本节课,从知识上你有什么收获? 2:学完本节课,从思想上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对学习内容作回顾整理 环节五:布置作业 内容: P43 讨论 第 1、 2 题 设计意图: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本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