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 HSE 体系建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体系建立的过程中,企业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HSE 管理体系应与现行的管理体系相结合 无论从事何种活动、产品和服务的企业,根据其任务、需要和特点一般都已经建立和保持一个管理体系,即客观存在着组织机构、管理制度、过程和资源。而标准要求建立的 HSE 管理体系实际上是企业实施健康、安全与环境(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改善企业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的表现,达到可持续进展目的的一种新的运行机制。它不能独立于企业原有的管理体系,是支持而不是取代现行有效的管理体系,是运用标准来法律规范原有的 HSE 管理工作。因此,建立体系的过程就是按标准要求来调整机构、明确职责、制定目标、加强控制,使 HSE 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建立动态的、不断改进的 HSE 管理体系。 按标准要求建立 HSE 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持续改进,即根据标准要素所规定的方针目标、评价、实施、纠正措施、审核和评审等环节实施,在按 PDCA 模式运行过程中对 HSE 管理体系不断的改进,补充和完善。每经过一个循环过程,就需要制定新的目标、指标和新的实施方案,调整相关要素的功能,使原有的管理体系不断完善,达到一个新的运行状态。 3、应充分体现企业自身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特点。 由于企业的性质、资源、规模和风险大小及复杂程度、员工素养等因素千差万别,企业的承诺、方针目标、实施方案也应该不同,建立 HSE 管理体系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到切实可行,实施的结果能使企业的 HSE 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4、各类管理体系一体化。 尽管 HSE 管理体系标准、ISO9000、ISO14000 等标准的管理内容不同,但都是为了法律规范企业的管理行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进展,所涉及的要素都是全面管理的一部分,建立和实施管理体系的思路也极为相似,都强调预防为主、全过程控制和程序化文件化管理。因此,企业在建立 HSE 管理体系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客观事实,根据自身的规模和特点,进行机构调整、职责分配、相互协调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各类管理体系之间既有相对独立性,又能相互协调、相互兼容,形成一个完善的全面管理体系。